返回第二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三把火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2)页
倒不是说三人想要谋反上位,大家的冷漠态度,主要是因为军权。
    以往圣皇坐镇后方,前线的军政大权尽数在他们的手中。
    现在史荣轩到了前线,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有君臣大义的束缚,史荣轩插手前线的军政事务,完全是名正言顺。
    对习惯了手握大权的三位异姓王来说,这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不知道该怎么拒绝,索性就避而不见,把问题搁置起来。
    如果史荣轩下令保障大家的权益,估摸着又是另一种局面。
    “人心啊,总是欲壑难平!”
    感叹一声之后,史荣轩把目光投向了窗外。
    面对三位异姓王的试探,要不要做出妥协,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
    继续放权的话,那么三位异姓王在圣国中的权势,还会不断膨胀壮大。
    采取措施集权,又有可能引发内乱。
    白莲圣国尚未脱离危险,此时发生内乱,那就是自取灭亡。
    “传旨,擢升东平王魏豪为东王,升平南王傅皓轩为南王、升镇西王卫嘉瑞为西王。
    令他们三人合军一处,不惜代价拿下长沙!”
    史荣轩强忍着不满下令道。
    现在不是翻脸的时候,为了大局着想,他必须进行妥协。
    一旦起义失败,其他人都有一线生机,唯独他这个白莲圣皇会死无葬身之地。
    隐入深山之中当土匪,那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只要官府赏格开的足够高,叛徒早晚都会出现。
    朝廷只要下定决心,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难逃被清算的命运。
    “圣皇,晋升三王之后,未来可就不好调度了。”
    吴泽楷委婉的提醒道。
    封无可封,一直都是君臣关系中的大忌。
    只要走到这一步,结局通常都不怎么好。
    “无妨!
    一字王是最高封赏,那都是传统陋习。
    我圣国有意鼎革天命,自然不能遵守这些前朝残余的规矩。
    如果三位王弟能够立下更多的战功,大家一起平分江山,又未尝不可!”
    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史荣轩同样迷茫。
    靠着妥协退让,暂时整合了圣国的力量,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清楚。
    平分江山的鬼话,连他自己都不会信。
    古往今来那么多君主,承诺和臣子平分江山的不计其数,真正兑现承诺的一个都没有。
    能够分出些许股份,允许下属参与共治天下的,都是屈指可数。
    更多的还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有那么多历史教训在,下面的三位异姓王,肯定会防备他这位圣皇。
    如果各方力量区域平衡,史荣轩这位圣皇,还可以扮演裁决者的角色。
    倘若朝中平衡被打破,出现了一家独大的局面,政变内乱几乎是不可避免。
    一瞬间,史荣轩做出了决定,要培养更多的嫡系武装力量。
    桂林府。
    看着残破的城池,入城的一众官员,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收复失地的好心情,在这一刻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无尽的惆怅。
    “巡抚大人,桂林府完了!
    外面的农田遭到叛军破坏,各地的城池更是沦为废墟,现在就连府城也没能保住。
    想要重建桂林,没有数十年之功,怕是难以见成效。”
    柴景程忧心忡忡的说道。
    不是他悲观,着实是看不到希望。
    相比前面收复的州府,就数桂林被敌人破坏的最彻底。
    作为桂林知府,柴景程已经提前预料到了自己未来的悲催生活。
    别说什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能够抹平日常开销都算不错了。
    想要贪污腐败,那也得有银子可贪才行。
    现在的桂林府,就是一个大型爆破现场。
    残存下来的那些乡民,人家连养活自己都难。
    “食君俸禄,为君分忧。
    就算是再难,我们也必须做。
    柴大人,桂林府就劳烦你多费心了。
    你无需担心人口不足,本抚手中还有数十万难民,可以全部留给你。”
    听了张思翰的话,柴景程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他在此时叫苦,为的是向巡抚衙门要钱,以便尽快展开战后重建工作。
    然而钱没有要到,麻烦先给送了过来。
    桂林府缺人不假,那也要他能养得起才行。
    手中既无钱,又没有粮。
    若是收下这些难民,估摸着要不了三天,境内又会狼烟四起。
    “巡抚大人,桂林遭到叛军破坏,现在是一清二白。
    下官虽然有意接手安置难民,怎奈手中缺乏钱粮,实属有心无力。”
    柴景程急忙拒绝道。
    涉及到了个人仕途,他可不想挑战地狱模式。
    巡抚衙门都被难民压的喘不过气来,桂林府就更接不起这盘。
    后续发展需要人口,那是未来的事情,反正现在他无力安置这些难民。
    “不管怎么说,都要安置一些。
    尤其是新收的这批难民,基本上都是桂林府本地人,你这父母官可不能放任不管。
    钱粮的问题,你可以向朝廷申请拨款。
    不光是桂林府,其余各府都要承担一部分难民安置工作。
    朝廷划拨的经费不足,缺额部分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本抚不管你们怎奈解决,反正不能惹出大乱子。”
    张思翰严肃的说道。
    新任总督在钱粮上很是吝啬,就连应该划拨的军费,都被狠砍了一大刀。
    虽然他们存在虚报的嫌疑,可大虞也有漂没的传统,多报上两三成的份额,最后收到的钱粮刚好够用。
    在钱粮不足的情况下,肯定要优先保障军队的供应,难民一下子成了棘手的难题。
    “各地的矿山已经陆续恢复生产,正是缺少劳动力的时候。
    可以从难民中挑选部分青壮过去,赚工钱养家糊口。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一部分民众恢复了正常生活,其余人也会迅速从阴影中走出来。”
    贾博开口安慰道。
    作为布政使,掌管着一省财政和各府属官,安置灾民也属于分内之事。
    到了关键时刻,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
    “几位,你们就别抱怨了。
    经费不足的可不光是你们,军中的情况更惨。
    新任总督认为我们的部队多是卫所兵,有义务无偿为朝廷作战。
    在分配钱粮的时候,直接砍了他们的钱粮。
    本将麾下坐拥五六万大军,能够拿到军饷的仅有不到万人。
    如此大的窟窿,还不知道该怎么去填。”
    嘴上抱怨的厉害,心里李牧却没有当成一回事。
    卫所兵没有军饷,这是大虞的老传统。
    前面能够拿到朝廷拨款,那是鉴于广西的特殊情况。
    现在的广西,就剩下最后一个梧州府在叛军手中,军事压力已经大幅度降低。
    在军费不足的情况下,砍掉拨付给卫所兵的钱粮,完全是正常操作。
    早在担任都指挥使那一刻,李牧就预料到了现在的局面。
    在收复失地的同时,也在不断组织人手,复耕他抢回来的军田。
    连续收获几季之后,在粮食上已经完成了自给自足。
    不过穷还是要哭的。
    养活一支军队,光让士卒们吃饱饭还不够,日常训练产生的其他开销同样不小。
    想要覆盖大军的所有支出,除非卫所的军田全部完成复耕,这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朝廷的物资不要白不要。
    反正大虞这种体制,甭管国库中有多少钱粮,都会慢慢被官僚集团吞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