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二十五章、憋屈的巡抚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二十五章、憋屈的巡抚第(1/2)页
::
    受白莲教叛乱的影响,两广地区的海商纷纷向福建转移,泉州府这座贸易城市,变得越发繁荣。
    不过外界眼中挥金如土的海商们,此刻却慌的不行。
    朝廷有意放开海禁的消息传出后,海商们的天就塌了。
    任何生意,都是垄断最赚钱。
    海外贸易之所以暴利,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海禁”。
    官方的政策打压,让海贸成为了少数人的专属。
    敢在朝廷禁海的时候,肆无忌惮的从事海外贸易,背后自然不会缺少世家大族的庇护。
    这种庇护,不是无偿的。
    在获得支持的同时,他们也要将大量的利润,回馈到幕后东家手中。
    一旦朝廷开放海禁,涌入海外贸易的商人数量,势必会大幅度增长。
    到时候垄断贸易的暴利不复存在,他们这些海商的收益,也会大幅度缩水。
    甭管利润怎么变化,背后世家大族那一份利益,都必须要保障。
    对地方衙门的打点,同样不能减少。
    以往建立的关系网,依旧需要维护。
    除此之外,畜养的小弟数量也要增加。
    海上贸易从来都不太平,竞争对手也多,在海上发生意外的概率就会越高。
    为了一个合法化的名头,就丢掉到手的巨额利润,任何商人都是难以接受的。
    “族长,您快想想办法。
    朝廷一旦放开海禁,我们再采取行动,那么一切都晚了!”
    包云涛慌乱的说道。
    作为包家旁系子弟,在外面他是挥金如土的大商人,回到族中就成了钱袋子。
    贡献家族近八成的收入,可身份地位却非常一般。
    最少在族中的举人进士面前,他啥也不是。
    “慌什么?
    现在天塌不下来!
    舞阳侯要的是军费,他对是否放开海禁,本身并没有那么在意。
    地方上的各级官员,现在面临的最大压力,同样是为大军筹集军费。
    只要能够把财政缺口堵上,他们是不会在意钱是谁出的。”
    老者的话,当即点出了问题的本质。
    舞阳侯提出开放海禁,就是为了征税搞钱,而不是要推动改革。
    大虞朝目前的局面,也不适合搞大的变动。
    如果能够在其他地方搞到钱,那么说服舞阳侯放弃计划,并不是一件难事。
    “族长,道理是没错。
    可朝廷现在没钱,要两广福建三省自筹军费。
    哪怕是叛乱爆发前的税款,都填不上这个坑,何况是现在这种时候!”
    包云涛一脸苦涩的说道。
    同历代封建王朝一样,大虞朝传承到现在,民间财富已经空前的集中。
    七成的财富掌握在士绅集团手中,两成掌握在勋贵皇亲手中,最后的一成才在普罗大众手中。
    白莲教叛乱还在继续,此时加大对民间的搜刮,存在着随时翻车的风险。
    何况两广刚被叛军搜刮了一遍,现在根本没有多少油水可榨。
    光福建一省的民众,就算把骨头榨干,也填不上这个坑。
    舞阳侯本身就是勋贵皇亲中一员,不可能背叛自身的阶级。
    当然,就算能够背叛阶级,也没有用。
    福建一省的勋贵皇亲,同样拿不出拿出这笔钱来。
    手中拥有大量现银的,只有依附于士绅集团的商人。
    现在舞阳侯要筹款,海商、盐商、布商、粮商、茶商……都是出钱的大户。
    因为海商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一带,自然会被重点关注。
    “你说的不错,这个坑确实不好填。
    只是白莲教叛军猖獗,一旦让他们做大,那就是在掘儒教的根。
    官军的平叛军费,肯定是要想法子筹集的,不过这笔钱不能由我们来出。
    安排人去鼓动一下各地的士子,现在到了他们该出头的时候了。
    记得做得隐晦点儿,安排一些替罪羊顶在前面。
    等到事情闹大了,我们再和衙门沟通,想办法把摊派转嫁出去。”
    老者淡定的回答道。
    白莲教叛军触及了士绅集团的核心利益,双方没有任何缓和的可能。
    在镇压叛乱的问题上,大虞士绅立场是统一的。
    支持朝廷平叛没问题,可是让大家出钱,那就必须慎重考虑了。
    如果能够出一笔钱,就把这个麻烦解决掉,他不介意暂时付出一下。
    可平叛大战持续多久,需要多少资金,谁也说不准。
    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不能轻易掏钱。
    否则,开了这个先例之后,朝廷一旦没钱就想到他们,那就麻烦大了。
    自己不想出钱,那就只能让别人多出。
    土地兼并进行到现在,自耕农已经寥寥无几。
    继续兼并下去,就只能向同为士绅阵营的中小地主下手。
    平常时期为了名声,大家不好出手。
    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借助筹饷的机会,尽可能把负担转嫁给中小地主商人。
    不光减少了自家的负担,还削弱了中小地主的财力,为后续的兼并奠定了基础。
    总督衙门,看着从各地汇聚的消息,舞阳侯的脸上却始终不见笑容。
    前面官军收复失地,主要以收复重要城池为主。
    广阔的乡村、一些偏远的县城,依旧在叛军控制中。
    如果不把这些叛军余孽清除干净,一旦敌人打了回来,这些不起眼的叛军余孽,立即就会成为心腹大患。
    最近这些日子,官军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肃清地方上的叛军余孽。
    为了尽快恢复地方上的秩序,就连收复韶州府的作战计划,都因此而延期。
    围剿叛军余孽的军事行动,一连持续了两个月,也只是剿灭了盘踞在县一级的叛军。
    一些偏远地区,依旧有大量的叛军余孽留存。
    官军过去围剿,这些人就钻山沟;官军一离开,马上又出来打家劫舍。
    急着接管地方的广东巡抚衙门,就为此付出了大代价。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有两名知县、三名县丞、五名典史遇害。
    折损的吏员,更是不计其数。
    面对化身山贼的叛军余孽,临时组建起来的广东地方军,在战场上表现的非常拉胯。
    敌人没有剿灭几个,自身反倒是损兵折将。
    为了尽快剿灭叛军余孽,安庆丰只能向舞阳侯求援。
    “你不是说客军的军纪不好,让他们去剿灭叛军余孽,就是在为祸四方。
    怎么这才过去两个月,又突然改变了想法?”
    舞阳侯没好气的问道。
    为了尽快接管地方,前面三省联军之间,还闹出了不小的矛盾。
    最后是舞阳侯拍板,勒令广西、福建两省的军队,向广东巡抚衙门移交了地方管辖权。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安庆丰向朝廷上奏,要求吏部尽快派出官员。
    相较于无人问津的广西,广东的情况就要好的多。
    除了特别偏僻的地方外,朝廷很快就给补足了人员编制。
    人员配备完成后,三方在一个月前,完成了管辖权的移交。
    紧接着就是噩梦的开始。
    以广东残余兵力为核心,临时组建起来的卫所军队,没有能够完成安庆丰的期望。
    唯一能打的募兵,也因为军饷问题,同巡抚衙门闹的很僵。
    想要他们出兵平叛,先得补上军饷。
    穷得叮当响的安庆丰,自然没有能力解决军饷问题,直接后果就是募兵们消极怠工。
    对巡抚衙门的一切军令,景逸风都是选择性执行。
    “侯爷,是下官孟浪,低估了这些叛军余孽的力量。
    这些叛军残余,多是叛军在山中险要之地。
    仅广东一省之兵,短时间内很难把他们剿灭干净。
    按照作战计划,下个月我们就要收复韶州府,光复整个广东省。
    到时候叛军在永州的叛军,势必会做出反应,没准又会爆发一场大会战。
    如果不把内部隐患清除掉,这些叛军余孽,很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和叛军的决战。”
    安庆丰硬着头皮解释道。
    兜里没钱,说话都不硬气。
    向省内的商贾化缘


第两百二十五章、憋屈的巡抚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