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六章 、九江危机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六章 、九江危机第(2/2)页
加征摊派钱粮,顶多临时筹集一笔资金。对朝廷眼下的财政困局来说,纯粹治标不治本。
    可是没有办法,改革实在是太难了。
    纵观整个历史,变法成功的,都是寥寥无几。
    无论是舞阳侯,还是李牧,都没有胆子在此时进行变法。
    对现有制度,进行小幅度的微调,就已经算得上是勇于任事。
    一旦深入改革税收体制,势必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
    永宁帝不像能扛事的,真要是把事情闹大了,谁推动的改革,谁就是替罪羊。
    “罢了!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之事,要做事就必须付出代价。
    为了平叛大业,就先苦一苦他们好了。”
    舞阳侯略显为难的说道。
    打击土地兼并,一直都是历代王朝最重要的国策。
    通常在王朝前期执行的不错,一旦进入中后期,土地兼并就会成为社会常态,不断吞噬帝国的财富。
    无论李牧,还是舞阳侯,名下都有大量的土地。
    看似都是买来的,可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根本没人会干卖地这种败家事。
    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基本上也是如此。
    强取豪夺的都是蠢货,真正有效的土地兼并,都是暗中进行谋划,借助天灾人祸让自耕农破产,欠下巨额的债务。
    最后为了生存,自耕农只能求上门来卖地。
    一般来说,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就算是卖了土地,也还不上前面的债务。
    此时只需以合理价格买入,再大度的表示:土地可以租给他们继续耕种,欠下的债务可以慢慢还,立即就能收获自耕农们的感激。
    传了出去,任谁也要说一声某某老爷仁义。
    吃摸干净,还落下一个好名声。
    事实上,这样的手段,在土地兼并中只能算一般。
    想要加快兼并步伐,只需挑选几个蠢货,鼓动他们去强取豪夺拉仇恨。
    等到事情闹大了,猪也差不多养肥了。到时候打着为民请民的旗号,把猪宰了分肉即可。
    世家大族得了实惠,主持工作的官员,收获了“青天大老爷”的名号,妥妥的双赢。
    犹豫了一下,李牧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嘴。
    在官场上混的时间越长,就越明白这个世界的黑暗。
    无论是他,还是舞阳侯,都没有能力改变世界。
    除非发动一场土地革命,重新分配土地之后,彻底禁止民间土地交易,不然兼并是迟早的事情。
    既然结局是注定的,那么没有意义的废话,何必说出来招人恨呢!
    九江府。
    作为“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地,每逢天下大乱,九江都要饱受战火之苦。
    “火炮为什么停下来?
    没看到敌军正在进攻么,赶紧反击啊!”
    中年将领愤怒的训斥道。
    敌军的攻势凶猛,年久失修的城墙上已经出现了多道缺口,全靠守军用命去填。
    此刻正在双方交战的关键时刻,自家火炮突然哑火,实在是太伤士气了。
    “参将大人,炮管已经发红了,继续炮击太过危险。
    刚才又有一门火炮炸膛,造成三死六伤。再炮击下去的话,炮兵就要被自己的火炮炸死光了!”
    闻讯赶来的炮兵千户,急忙进行解释道。
    为了守住九江城,朝廷紧急调来了大量的火炮支援。可惜这些火炮要么是年纪比他们大的老古董,要么是偷工减料的劣质货。
    拉到城墙上,那是问题频出。在击杀敌军的同时,接二连三的各种意外,也给自己人带来了大量的伤亡。
    以至于城中的炮兵,都成了高危兵种。士卒们的阵亡率,比步兵的阵亡率都高。
    “废物!”
    怒骂一声之后,郑参将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没有火炮支援,接下来的守城战,将变得越发艰难。
    “卫兵,立即派人向巡抚大人求援,告诉他九江城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需要援兵!”
    想想就憋屈,明明朝廷下令让浙江、南直隶、山东的军队增援九江,结果这些军队全在路上磨磨蹭蹭。
    一个个都想着等京营过来,完成会师后再一起行动。
    这么一来,就坑苦了江西的官军。援军迟迟不来,他们只能独自面对叛军的进攻。
    江西地方富裕,巡抚衙门有钱不假,可不等于军队战斗力就强了。
    通常文风鼎盛的地方,武力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削弱,何况是以文御武的大虞朝。
    哪怕是卫所将领,也都是以读书科举为荣。因为考不中进士,才会选择继承世袭的官位。
    在这种背景下,江南地区多了许多“儒将”。连带着军队战斗力,也在大虞朝排名倒数。
    为了保住九江府,江西方面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结果还是不容乐观。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