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1章 大师的菜  替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1章 大师的菜第(2/2)页
肠辘辘,这会儿更是各个口水横流。
    看着面前的蒸笼,如坐牢一样极其煎熬。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几个蒸笼终于同时开锅。
    那迷人的肉香让众人各个食指大动,一个个晶莹剔透宛如透明的包子端上来,他们还不等热气散去,就赶紧捏在手中,纷纷狼吞虎咽。
    “注意礼仪!”乌达补用女真语高声提醒。
    众人这才想起来这是大宋,赶紧虔诚的捧着馒头,一边吃一边仔细的品味,脸上认真的表情让王永差点没忍住吐出来。
    咸香的肉馅没有遮挡小葱淡淡的清香,乌达补一口咬下去,薄薄的馒头皮轻轻破裂,温润鲜浓的汁水立刻滚滚流入口腔。
    味蕾将这种咸的艺术忠实的汇报给大脑,让乌达补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吞咽的动作都渐渐放缓,生怕错过了这层层叠叠的味道每一个细节。
    太好吃了。
    太好吃了。
    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大葱猪肉馅,说的容易,做起来很难。
    特别是猪肉不能掩盖小葱的鲜香,这更是大师的手艺。
    这些女真子弟初时还狼吞虎咽,不住地砸着嘴,可把肉馒头缓缓吃完,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是暖洋洋的,居然各个情不自禁地沉默下来。
    人最看重的就是失去。
    一个肉馒头下肚,眼前精致的瓷餐盘空荡荡的,竟让人有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可恶。
    为何这么好吃。
    这是什么味道……
    “好了。”王永抚掌而笑,“想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大师的力量。今天晚上燕王一定会问大家这大师教了什么,还请大家先好好体会一番了。”
    众人连连点头,目送王永和那位大师离去。
    许久,他们才感觉有点不对劲。
    等等。
    不就是吃了个馒头吗?
    大师到底教什么了?
    再说这也没吃饱啊?
    这一路他们都是大鱼大肉,没想到来东京第一顿居然就吃了一个半个拳头大的小馒头。
    燕王也太小气了吧?
    “呸,谁说燕王小气,给我出来!”乌达补愤怒的吼声中,众人都闭嘴不敢出声。
    “燕王是家父兄弟,便是吾叔,谁敢说燕王不好,先问问某的拳头。”
    宗雅摆摆了个圆场,苦笑道:
    “咱们还是先想想,刚才的大师教我们什么了。”
    一群女真贵族饥肠辘辘回忆着刚才的美好,苦思冥想着刚才那残影一样的刀法到底教了他们什么。
    晚上,赵枢在御香楼邀请所有的女真子弟一起吃饭。
    乌达补见了赵枢,赶紧下拜行大礼,用汉话口称叔父。
    赵枢和颜悦色地扶起他,把众人请进了最大的包房之中。
    讲道理,这些人现在实在已经饿得难受了。
    特别是这包房中已经摆了各种小菜瓜果,还有几个女子在珠帘后面手挥琵琶,确实是非常适合吃饭的气氛。
    只是赵枢的身份特殊。
    作为大宋的实际掌权者、挞懒的好兄弟,赵枢特殊的身份给了他太多的加成。
    这些粗豪的汉子尽管已经饿得非常难受,但还是用刚刚学来的理解向赵枢行礼,等赵枢示意才挨个做好。
    “听说,今天中午孟大师已经给诸位展现了一项技术,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赵枢坐在圈椅中,从侍女手上接过喷香的湿布擦了擦手,微笑不语。
    宗雅率先反应过来,操着非常生硬的汉话道:
    “大师技艺非凡,这是让我们坚持努力,终于一天能有如此手段?”
    赵枢笑而不语,目光又转向一人。
    那人赶紧用辽语答道:
    “有大师切的葱点缀,这肉馒头的滋味远胜他物,这暗合大巧不工之道。”
    紧接着,后面又有人说这是大宋重视各行各业的体现,也有人说是大宋繁华富庶,连做个馒头都能有各种各样的花样。
    赵枢听着众人所说和翻译转述,一直都在不断的点头,虽然似乎没有听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可每一个回答的人都得到了赵枢的鼓励,对大宋的风度又有了崭新的认识。
    众人纷纷说完,赵枢这才挥手叫人上菜。
    各种各样精美的菜肴摆了一桌,赵枢尝了一口,让众人也开动。
    可女真众人还是不敢动弹。
    乌达补虚心地道:
    “叔父以为,到底谁说的才对?”
    赵枢夹起一片炒肉,微笑道:
    “其实,大家说的都对。”
    “啊?”
    “要说我大宋的精神体现在哪,就是推崇思考和广开言路。
    在我大宋,每个人都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你有一个馒头,我有一碗米饭,我们交换,终究也只能吃一样东西。
    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就有了两种不一样的思想。
    我大宋的文明和进步,来自于所有人的思维和意识的交互提高,建立在我国人民独有的独立思考上,更建立在我们独有的文明和路线上。
    大金国想要学到我们的精髓,首先要学到我们的文化和内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彻底摆脱人们的固有印象。”
    在一片惊愕之中,赵枢高举手上的酒杯,微笑道:
    “这一切,可以归根于一个名词,叫做‘劣根性’。
    只有摆脱这个,大金国才能与大宋一样无限繁华。
    让我们为美好的未来高举酒杯,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