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 出兵  逆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 出兵第(2/2)页
王著对到:“回皇上,我大周其实有产军马之地。”
    “哦?何处?”
    “灵州。”王著说到:“臣愿亲赴灵州,为大周养出能征善战之马。”
    灵州,即后来的兴庆府,现代的塞上江南。
    灵州虽名义上属于周,但因接壤于辽和北汉,所以并未实控,且有一批党项人盘踞在那里。
    只有最恶劣的环境,才能养出最优质的马匹。
    柴宗训思虑一会,开口到:“如先生所奏,军马乃国之重器,此次便要辛苦先生了。”
    王著拱手到:“回皇上,臣子为国尽忠乃是本分,有何辛苦可言。”
    “好,好,好一个本分。”柴宗训说到:“王先生,此次灵州养马有何需求尽管开口。”
    “朕当倾国之力扶助于你,以期早日有成,将漠北收入我大周版图。”
    “灵州之地情势复杂,征湖南回转后朕另派潘仁美率三万精兵供你差遣。”
    王著喜到:“如此大事可成。”
    柴宗训又问到:“节镇一事,先生可有良策?”
    王著思虑一会:“各节镇虽如国中之国,但分散情况下并无实力与朝廷分庭抗礼,皇上只需收复为首几人即可。”
    “哦?”柴宗训问到:“哪几人?”
    “节镇威胁最大的当在禁军遥领的那些将领,”王著分析到:“其主要以三人为主,韩通,赵匡,慕容延钊。”
    “此三人手握重兵,且只是遥领节镇,常年驻于汴梁。”
    “韩通素来对朝廷忠心耿耿,皇上可以倚重;赵匡自大行皇帝宾天后多有异志,皇上须小心防备;慕容延钊向来是个摇摆不定之人,若此行征伐朗州皇上能将其收归己用,将大大减小节镇威胁。”
    王著一分析,带着上帝视角的柴宗训马上理清头绪:“先生实是朕之房杜。”
    慕容延钊终于率军归来,听说要随皇帝御驾亲征湖南,众军士斗志高昂。
    当然,并不是柴宗训主角光环,或者人格多有魅力,主要是御驾亲征能捞好处。
    打个比方,老板亲自带队去跑业务。
    虽然比跟着业务经理出去要拘束一些,但也更好捞功劳啊。
    因为老板是不需要功劳的,整个公司都是他的,他要功劳干啥?自然就归大家了。
    业务谈成,老板心情好,大手一挥,赏赐大大的。
    业务没谈成?没谈成当然是老板决策指挥失误了,咱大家跟着出来一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怎么能背锅。
    像那种业务没谈成,把过错归结于下属的事,只有高粱河车神赵匡义才做得出来。
    赵匡义在高粱河驴车甩尾之后,大肆指责各领军将领皆是庸才,导致其后极少有将领情愿为他卖命。
    闲言少叙,显德七年(柴宗训未改元),以范质、魏仁浦为汴梁留守,韩通负责汴梁防务,柴宗训带着十万大军出征弗南。
    从接到圣旨到此时出发,实际主帅慕容延钊心下都不太自然。
    他是殿前副都点检,上头是都点检赵匡。
    即便此次获胜,也升不了官。
    这也是他一直知道赵匡有小动作却坐视不理的原因。
    赵匡兵变成功,他便能做殿前都点检。
    赵匡失败被杀,他也该升殿前都点检。
    况且一个七岁的小皇帝,能知什么兵?此次兵发弗南,还是得他来操心统筹全局。
    柴宗训可不管他这些,此行就让你知道朕的厉害。
    后周军制,分为禁军和厢军。
    禁军是皇帝手下的兵,厢军是地方节度使的兵,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而为了达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前任皇帝柴荣将禁军分成两个部分侍卫司和殿前司。
    侍卫司有龙捷军和虎捷军,兵员共十五万,由侍卫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统领,目前空缺,由副指挥使韩通署理一切事务。
    殿前司下设铁骑军和控鹤军,归属殿前司都点检赵匡领导,其中铁骑军便是赵匡亲军,控鹤军却是慕容延钊领导,兵员各有十万人。
    正常来说,侍卫司和皇帝更亲近,但因为殿前军常年征战,所以比侍卫军战斗力更强。
    此行若能将慕容延钊收归己用,便再也无须惧怕赵匡。
    临行前,柴宗训没忘记潘仁美,让他带军为前锋,先期探路。
    潘仁美感激涕零,誓要助柴宗训扫平湖南。
    不过到达弗南之前,尚有一难题。
    汴梁在河兰斯特丹,弗南就是今天的弗南,中间可隔着一个弗北哩,哦,那个时候叫荆南。
    前文说过荆南节度使高继冲为防止作乱的张文表入侵荆南,已经向柴宗训上书祈求天军平叛。
    柴宗训正好借此机会,命潘仁美赶赴江陵,向高继冲假道。
    潘仁美马不停蹄到达江陵,向高继冲说明假道情形。
    高继冲不敢答应,当即召僚属会议。
    部将孙光宪高呼:“都督不可假道,中原自大行皇帝,已有统一天下的志向,若天军入境,恐荆南便再也不由都督做主了。”:wbshuk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