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破局第(2/2)页
她怕我拆她的身份,坏她的事,所以不只是我怕她,她也怕我!
至于第二个关键则是必须意识到,自己要应对的除了萧宝月之外,还有勒罗罗和永宁部君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人对自己的观感比萧宝月要重要得多。现在出了两个汉使,两人心中一定打鼓,不过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未必全是坏事,利用好了,或许反而有奇效,不过需得尽快安两人之心!尤其是勒罗罗,必须让他坚定不移地走王扬主义道路,这样下面的两步棋才好走。
第三个关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谁先开口谁就更容易掌握主动。既然萧宝月和永宁部事先不知道自己来汶阳部,而勒罗罗也不知道萧宝月,那就暂时处于“信息真空”状态。信息真空状态下,谁能抢先输出信息,谁就能为后续沟通设定初始框架,掌握主导节奏。同时传递出自信的信号,这对于安抚盟友、威慑对手以及迷惑旁观者都有重要作用。
第一个关键是底气,第二个关键是认识,第三个关键是方法。
三个关节细细拆解起来很复杂,但心念电转,不过瞬息。在诡异的沉默刚刚漫起的数秒之间,王扬掌握了底气,明晰了认识,确定了方法,率先开口。
他看向萧宝月,神色复杂,语气感慨道:
“我本以为我奉命出使,已安荆蛮,没想到你还是来了。”
此言一出,勒罗罗懵,昂他懵,萧宝月——亦懵!
这小贼果然是假冒使臣!
假冒琅琊王氏又假冒使臣,这厮真是......他这话到底什么意思啊?
王扬这句话有三个小分句,句句有用意,且内涵颇丰。
第一句是要告诉萧宝月,自己现在是使臣身份,因为介绍身份的时候萧宝月还没入帐,所以得给她提个醒;第二个分句是王扬为后续手段浅浅地埋了一个铺垫,现在自然谁也不明其意;第三个分句大家更听不懂,不过从明面上可以听出两人从前是认识的,并且应该有什么不为旁听者所知的前情背景,这从王扬的语气和表情上也能猜出来,还很好地解释了乍一见面时的诡异气氛。
而王扬之所以要用这样一句涵义并不简单的话开局,除了为他后续隐秘的用意做铺垫之外,也是故意要让萧宝月陷入不可琢磨的节奏之中,只能被自己牵着走。
王扬脑子快,萧宝月也不慢,王扬想到的前两个关键时她也想到了,只是她心思虽快,却短于周旋。她擅长在占尽优势的时候发号施令、掌控全局,但在这种复杂的状况下,却缺乏措置之法。
如果让她静下心来,安静筹思,她自信可以谋算妥当、应对自如,但这是当场交锋,即时交谈,哪有排练准备的时间?所以她即便已经意识到王扬的话中应该是藏了什么心思,但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见招拆招,顺着他的话说道:
“嗯,我也没想到。”
王扬第一句话让众人摸不着头脑,第二句话则有石破天惊之意:
“其实你不算朝廷特使,你只是荆州特使。”
萧宝月面上镇定,心中却慌了。
这天杀的小贼!还真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居然有脸说我不是朝廷特使?!我不是你是???
萧宝月以为被看穿了底细,不由得更生忌惮。
王扬是半猜半踩。
首先,萧宝月是女子,再怎么也装不成使臣,只能打私人使者的旗号。既然私使,那就不一定非是朝廷的了。其次,这里面涉及一个安全的问题,王扬入汶阳蛮,是因为汶阳蛮等着朝廷来赎柳憕。你萧宝月没有稳妥身份,敢贸然入永宁蛮?不怕被直接扣下成为第二个柳憕?那对于永宁蛮来说,什么身份最稳妥呢?
当然是巴东王的使者身份。巴东王既然和永宁蛮有合作,那巴东王派的使者不仅不会被扣下,反而能受到礼敬。并且此时冒充巴东王的使者很合时机。截杀使团的事一发,王揖王扬不知生死,又有永宁军横插一手,打了个反伏击,巴东王做贼心虚,近期很可能都不会联系永宁蛮。萧宝月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差,伪装巴东王使者。她之前让自己弄的那三百件掉色袄,恐怕就是取信、示好永宁蛮的手笔。兴许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萧宝月能截到薛队主他们的口供,又对巴东王宴会上的情形言语了如指掌,荆州官员里很可能有她的内应,冒充荆州使者,或许也有此内应之助......
以上是猜。
至于踩,那自然是压一下萧宝月的身份,自己做朝廷使者,让萧宝月乖乖当荆州使者,由此定下大小王,这样下面出牌更顺利。
萧宝月先被猜中,又被踩实,心头已再现恶龙咆哮!
只是当着昂他的面,不好咆哮,她想过很多次与王扬再次见面交锋的场景,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像今天这样,话才说了一句,便已先输两招,实在可恨!
不过王扬你别太得意,今日之局,胜负未可知。:wbshuk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