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我颠颠又倒倒,好比浪涛。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我颠颠又倒倒,好比浪涛。第(1/2)页
飞机平稳降落在启德机场。
    陈秉文透过舷窗,看着熟悉的维多利亚港和九龙半岛的轮廓,紧绷了一个月的神经终于稍稍松弛。
    方文山和阿昌提着行李跟在他身后,三人快步穿过略显嘈杂的入境大厅。
    刚出闸口,就看见高振海站在人群中用力挥手,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文哥!方先生!阿昌!这边!”
    “阿海!”陈秉文快步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久了吧?”
    “不久不久!”高振海连忙接过方文山手里的行李箱,“车就在外面,直接回观塘厂?”
    “先送方先生,然后我们再回厂里。”陈秉文点点头,一行人走向停车场。
    坐进高振海借的面包车。
    车子驶出机场,汇入车流。
    “文哥,泰国那边都搞定了?”高振海一边开车,一边迫不及待地问。
    “基本尘埃落定。”陈秉文言简意赅,“金象是我们的了,原料供应不成问题,盘古银行成了股东,后续管理也安排了人盯着。
    具体的,回头细说。说说家里,这段时间怎么样?”
    高振海精神一振,立刻开始汇报:
    “厂里一切顺利!长沙湾和观塘两厂都在满负荷运转。
    您走前交代的品控体系,我和强哥盯得很紧,没出问题。
    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卖疯了!五家标准店天天排长队,尤其是尖沙咀和中环店,中午高峰至少要排队十五分钟。
    刚上市的时候嫌贵,现在都抢着买!就是”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就是椰浆快要没货了,最多能再支撑一周时间。”
    陈秉文点点头:“第一批一百吨椰浆已经起运,明天就能到港岛。”
    听到椰浆马上到货,高振海高兴道:“这下可好了,一百吨椰浆,可以不用限量供应了。”
    “嗯,以后都不用限量供应了。”陈秉文笑着点点头。
    “这段时间生哥那边顺达物流运转越来越顺,新添了两辆二手货车,送货效率更高了”
    高振海把一项项工作向陈秉文汇报,讲得条理清晰,“对了,文哥,你猜猜咱们上个月的总流水有多少?”
    “多少?”陈秉文配合地问。
    “突破了一百万!”高振海兴奋地报出数字,“净利润接近三十万!”
    方文山在后座忍不住赞道:“了不起!阿海你这厂长当得越来越有样子了。”
    高振海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文哥规划得好,大家伙一起使劲。”
    “研发中心那边?”陈秉文更关心这个。
    高振海兴奋的表情收敛了些:“周教授带着人没日没夜地干,实验室的灯就没熄过。
    风味锁鲜有点头绪了,用了几种天然稳定剂复配,效果还行。
    但常温保存和防腐卡住了。试了很多法子,不加那些化学玩意儿,想放久点还是难。
    瓶子的密封测试也做了好几轮,还在优化。”
    陈秉文点点头。
    瓶装化是战略性的突破点,他早有心理准备,这比预想的已经快了不少。
    “让他们继续攻关,资金优先保证他们。
    周教授之前提过,后面需要引进一套进口无菌灌装线,你跟进一下,预算先按一百二十万准备。”
    “一百二十万?”高振海倒吸一口凉气,但看着陈秉文不容置疑的眼神,立刻应道:“明白!我明天就联系设备商询价!”
    车子驶出机场,汇入弥敦道繁忙的车流。
    七十年代末的九龙,街道两旁低矮的骑楼夹杂着拔地而起的新厦,巨大的霓虹招牌闪烁着“金铺”、“钟表”、“酒楼”的字样,构成一幅生机勃勃又略显杂乱的图景。
    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时,陈秉文的目光随意扫过街边的景象。
    路边一块巨大的电影海报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
    海报设计醒目,背景是古朴的武馆,画面中央是主演程龙标志性的夸张表情和动作,摆出一个极具动感的蛇形姿势。
    海报顶端印着醒目的片名,《蛇形刁手》,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吴思远作品”。
    “咦?”陈秉文轻咦一声,指着海报问高振海,“阿海,这电影什么时候上的?好像挺火?”
    高振海顺着陈秉文指的方向看去,立刻来了精神:“哦!《蛇形刁手》啊!上个月底刚上映的,火得一塌糊涂!我上周带阿美去看,影院里人山人海,笑声不断,打斗也好看!
    程龙这次真的打响了名头!
    听说票房已经破三百万了,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片子,报纸上也天天报道。”
    吴思远
    陈秉文清晰记得,正是这部《蛇形刁手》的巨大成功,让制片人吴思远信心倍增,紧接着在《蛇形刁手》庆功宴上定下了拍摄《醉拳》的计划。
    于是就有了那部真正奠定程龙功夫喜剧之王地位、引爆全球票房的经典之作《醉拳》!
    《醉拳》的拍摄过程他前世在资料里看过。
    当时预算只有五十万,同行都不看好,投资人不感兴趣。
    条件艰苦,剧组连吃盒饭都精打细算。
    陈秉文的目光在那海报上停留了几秒。
    程龙那张极具辨识度的脸,那标志性的诙谐武打风格
    一个大胆而极具性价比的营销计划在陈秉文心中瞬间成型。
    在这个电视广告刚刚兴起、电影植入广告还极其原始甚至罕有的1978年,如果能将“陈记糖水”植入到《醉拳》这部电影中
    其价值,远比在《东方日报》或《星岛日报》上投放几个月的头版广告效果强百倍!
    “陈记糖水”可以搭着《醉拳》的全球热映,在全球来一波品牌营销。
    把方文山送回家后,高振海调转车头,直奔观塘厂。
    路上,陈秉文对高振海说道:“阿海,想办法,尽快调查一下思远电影公司是不是已经立项一部叫《醉拳》的电影。
    有消息随时通知我。
    高振海有些茫然:“《醉拳》?”
    “是的,按我说的尽快去调查。这件事拖不得。”陈秉文语气笃定。
    实在是港片拍摄周期极短,除个别导演外,多数都是快枪手。
    《醉拳》整个拍摄过程只用了二十七天,时间窗口稍纵即逝。
    若等电影开机后再谈广告植入,不仅成本飙升,更可能错过关键场景设计节点。


第39章 我颠颠又倒倒,好比浪涛。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