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章 谁?束星北(6.2k)  科技入侵现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章 谁?束星北(6.2k)第(2/2)页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也想多留几天,但工作上的事真的很紧急。我已经请了一个月的假,再不回去,恐怕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我不是不想治疗,只是得先把工作处理好,再想办法调整自己。”拉里·金沉默片刻,装出犹豫的神情,随后语气坚定起来。
    科尔布叹了口气,靠回椅背,双手交叉在胸前,目光中带着无奈与理解。
    “我明白,金先生。工作对你很重要,但健康是基础。
    如果你执意回去,我建议你在加州找一位精神科医生继续治疗。我可以推荐几位同行,他们很专业。
    另外,我会给你开一些低剂量镇静剂,改善睡眠,但请按时服用,不要过量。”
    拉里·金点头,装出感激的神情,眼中却闪过一丝轻松:“谢谢你,科尔布医生。
    我会听你的建议,回去后尽快找医生。镇静剂我会小心的。
    只是,我担心回去后压力更大,不知道能不能撑住。”
    科尔布站起身,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金先生,你很坚强,我相信你能度过这个难关。
    记住,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别忽视自己的感受。如果撑不住,随时给我打电话,或者再来纽约找我。
    需要时可以随时来找我。”
    拉里·金站起身,握住科尔布的手,装出感激涕零的样子,微笑着点头。
    实际上拉里·金心想,100美元一个小时的治疗费,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我能来看你那是真有病。
    此时阿美莉卡尚未实施医疗保险,精神科治疗主要依赖个人支付。医疗几乎不会覆盖精神健康服务。
    就好比医保不会覆盖按摩一样。
    而且100美元还是因为拉里·金是联邦雇员的缘故,如果拉里·金是普通人,这个费用还得再往上涨50。
    作为隶属于纽约长老会医院的顶级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就是这么贵。
    拉里·金诚恳道:“谢谢你,医生。你的话让我安心了不少。我会记住你的建议,回去后好好调整。希望下次再见时,我能好一些。”
    科尔布微笑着送他到门口,目送他离开。
    在拿到来自阿美莉卡的最新资料后,价值一目了然啊。
    《MIT辐射实验室》系列本身在电子工程方面的巨大价值,属于是金山,这座金山要慢慢挖掘,无法一蹴而就。
    而SCR584带来的价值是立竿见影的。
    现在开始,立刻就可以开始着手复刻,有了SCR584,对于华国的国防而言是极大提高。
    甚至是质的飞跃。
    因此还是老套路,把全国雷达方面的人才都让西南调。
    最先来的就是毕德显,这位雷达领域的先驱。
    对方1941年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硕士毕业,1944年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博士毕业,才被调到渝都担任通信兵工程学院的副院长没多久,就被一纸调令调到更西南的51区。
    他是第一个到的专家。
    作为雷达领域的顶级大牛,尤其对方一直活跃在教育领域,除了研究外,就是教书育人。
    所以华国方面希望由他来担任SCR584雷达复刻项目的负责人。
    51区,毕德显一到这里,就感觉到了生机,浓浓的生机。
    他和吴锡九认识,他比吴锡九要痴长几岁,吴锡九是49年区伯克利念书,他44年就从加州理工博士毕业了。
    因此在见钱院长之前,他先和吴锡九在51区的食堂吃了一顿饭。
    他能明显感受到吴锡九身上的那种激情,那是前所未有的激情,是整个人都在燃烧的激情。
    而且毕德显还能感受到,这是对方自发燃烧出来的激情。
    和被动安排截然不同。
    这种感觉,也让毕德显第一次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好奇。
    而吴锡九的话让他的好奇进一步提高了:“学长,我相信你被调来不是无缘无故,很快你应该就能在这见到你过去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那会是你从来没见过的惊喜!”
    毕德显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
    不过第二天,他就见到了。
    51区的会议室里,房间里光线柔和,简陋的木质长桌上铺满了技术图纸和厚重的技术手册。
    “德显,抱歉,事发紧急,您有更重要的任务,所以不得不把您调过来。”钱院长和毕德显也认识。
    毕德显比钱院长大三岁,但钱院长在加州理工学院拿到博士学位要比毕德显早足足五年,而且还是航天和数学的双料博士。
    毕德显肯定是那个时代的天才,但钱院长无疑是更耀眼的天才。
    “你先看,看完我们再聊。”钱院长接着说道。
    “院长,这份资料确实非常详尽。
    SCR584这东西我再熟悉不过了,当年我在斯坦福电机系念硕士的时候,我身边就有同学跑去研究这玩意。
    它是老美在二战期间开发的一种自动跟踪微波雷达,采用S波段,工作频率在2.7到2.8GHz之间,波长约10厘米。
    我当时也想去参加这个项目,但因为我是华人,加上雷达研究不像原子弹,不缺人,我去不了,但我从他们那听说过。”毕德显粗略翻完之后说道。
    资料是复印版,里面敏感标识都被涂抹掉了。
    “你再仔细看看。”钱院长没有回话。
    “这么完整,这技术资料拿来不容易吧。
    它的天线设计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样巧妙,靠抛物面反射器和锥形扫描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目标跟踪。”
    “这里的锥形扫描帮助雷达从手动跟踪跨越到了自动跟踪。
    我们现在的雷达还停留在手动跟踪,这个自动跟踪系统要先进得多。”
    “原来是这样,SCR584的锥形扫描用的是旋转天线偏轴波束来确定目标位置的技术。
    天线以一定频率旋转,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会随目标位置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系统能自动调整天线指向,保持目标在波束中心。这大大提高了跟踪的精度和速度。”毕德显看的同时还在喃喃自语,这也是他的习惯了。
    他觉得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率。
    钱院长知道对方有这习惯,因此也没打扰他。
    “不对,不对,当时哪有频率捷变技术和动目标指示滤波啊。
    这不对,这些技术能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和低空目标探测能力没错,可40年代哪会哪里有这些技术。
    当时的雷达都是固定频率的,怎么可能会是频率捷变技术。
    这个我前不久才在IEEE里看到。”毕德显满脸写着不敢置信。
    “院长,这肯定不是SCR584,虽然名字上写着SCR584。”毕德显直视钱院长说道。
    “你确定吗?”钱院长问。
    毕德显点头道:“我确定,我前面说了我有同学参与了SCR584的研发,他们知道我对这个感兴趣,我们华国人当时在阿美莉卡留学,不会放弃任何有可能增强华国实力的军事工业信息。
    所以他们会给我透露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信息。
    SCR584这玩意,他们一直抱怨,英格兰给他们的磁控管技术是不能调谐的,这也导致SCR584没办法规避对方的电子干扰。
    而频率捷变就是让雷达能在一定范围内快速切换工作频率,以躲避敌方电子干扰。
    磁控管可以调谐,实现有限频率调整,这非常先进,别说40年代的阿美莉卡做不到这点,哪怕40年代磁控管技术的祖师爷,英格兰当时也照样做不到这点!”毕德显斩钉截铁道。
    钱院长接着问:“和我们现在的技术比起来,它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毕德显摇头道:“借鉴?我建议我们现在的雷达项目全部都停止,全部资源都要投入到这个项目的复刻上。
    像这里,SCR584的天线设计,它的抛物面反射器直径约6英尺,波束宽度只有4度,角精度达1度,远超我们目前的水平。我们研制的411雷达,角精度只有5度左右。
    他们在高精度跟踪方面比我们领先太多了。
    当然也不是说盲目崇拜阿美莉卡技术。光是仿照这个,我算是当下改进版的SCR584吧,无论对我们雷达工业的人才队伍锻炼,还是说仿造出来的SCR584对于军事实力的帮助,都远比我们去仿造毛子货要强得多。
    SCR584虽然先进,但主要是为防空火控设计,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改进和创新。
    不过这套玩意里有太多东西都太高端了。
    比如这里提到的MTI滤波技术,它能有效区分移动目标和固定杂波,对我们改进低空雷达很有帮助。
    但我们很难造出对应设备。
    包括把SCR584的自动跟踪系统应用到火控雷达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防空炮的命中率。
    改造对于我们来说也很难。
    最难的应该是在于SCR584的设计基于美国的工业基础和材料技术,我们实现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高精度伺服电机的制造对于我们来说就很困难。”
    毕德显在看完之后终于知道吴锡九所说的惊喜是什么了。
    这套资料,按照他的判断,应该是最新的,来自阿美莉卡方面的资料。
    而且还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版,对华国的价值是无价的。
    “里面太多技术细节,虽然对方已经写的够清晰了,但我们想要复刻还是很难。”毕德显说。
    钱院长回答道:“所以才调德显你来统揽此事,你有没有信心?”
    毕德显思考片刻后盯着钱院长的眼睛:“我觉得有一个人更适合来主导SCR584项目。”
    “谁?”
    “束星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