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手串第(2/2)页
福临虽然是满人,身形也比较高,但他毕竟在宫中,养尊处优,整个人还是那种偏清秀的修长,孙延龄与之相比,要魁梧的多,看上去更有阳刚之气,再加之孙延龄的相貌极出色,连福临身边的那些宫女都忍不住偷偷打量,他就忍不住多疑起来。
但四贞刚说了他是天子,有容人之量,福临倒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摆摆手道:“你回去吧,朕看在孙将军的份上,看在你今日为他求情的份上,不会怪罪他的。”
四贞跪安之际,福临饶有深意地说:“朕想,阿贞你不会辜负朕的……期望。”他轻咳两声,“朕相信,你有这份宽厚之心,将来,定能够率领好定南王旧部,为大清效忠。”
有些不明究竟,四诧异地抬头:“当然,孔氏一族,深受皇恩,臣女当尽绵薄之力。不知皇上所说,是何事?”
福临却不肯说了:“朕说得是以后,等到了那一天,朕自会与你说,你先回去吧。”
四贞走后,福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想起了两天前,与太后的谈话。
两天前,福临按惯例,在早朝之后,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待妃嫔们走后,太后留下了福临用膳。
用完膳,福临正想说走,太后却道:“皇上,中宫不宜久虚,如今都快过去半年了,你究竟有什么打算?”
这段时间,太后几次提起这个话题,福临都顾左右而言他,如今,他知道,再逃避下去,也不是办法。
沉默了片刻之后,福临道:“儿子自是听从皇额娘的意思。”
太后悠悠地喝了两口茶,平静地看着他:“那么,额娘说什么,你都会听吗?”
福临低下头,没有回答。
太后轻叹一口气:“依皇上的意思呢?”
见福临不说话,太后谆谆善诱道:“不管皇上是什么意思,你总要说出来,额娘才能知道啊!”
福临有些迟疑,犹豫了半天方道:“母后,咱们大清自入关之后,满、汉隔阂渐消,儿子想着,这天下,终究是汉人为多,而且,咱们要治天下,还是得以汉治汉才行,立后,不如就从汉人……”
“万万不可!”没等福临说完,太后就扬了扬眉,打断了他。
话说出口后,太后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已经亲政几年了,不再是那个从前她可以任意说教的小皇帝,她压了压心头的火气,温言细语地地解释道:“皇上想满汉一体,咱们不是已经立了一位汉人的正妃吗?宫里头,还有好几位庶妃都是汉人,皇上去她们那儿,比满、蒙的妃子都多,这已经够恩泽的了。”
见福临不语,她苦口婆心地说:“皇上想想,咱们大清有几位异性王?孔、吴、耿、尚四王,全是汉人,这满、汉一体的意思已经天下皆知了,不需要再用后位去安抚天下的汉民。额娘知道你希望汉人归心,当初,你让额娘照拂定南王的孤女,额娘就收了四贞为义女,这皇恩,还不够浩荡吗?”
“立后之事,关系咱们大清千秋万世,绝不可立汉女。皇上想想,去年里废了皇后,蒙古四十九旗心里怨恨未消,如今正好借着立后,与他们消除隔阂,这样的良机,皇上要好好把握……”
“皇上,咱们大清立国不久,根基不稳,科尔沁草原,是雄鹰起飞的地方,一国之母,天子之妻,非此不能出也,你要为江山社稷着想啊!”
虽然早就知道立汉女为后,祖宗家法不会许可,福临却仍然想试一试,结果得到的,还是这个结果,他不由有些沮丧。
只能让四贞为妃,他觉得委屈了四贞。
汤玛法可是说过,上帝用亚当的肋骨造就了夏娃,男人应该像爱自己一样地爱他的妻子,他应该找一个他自己最喜爱的女子做皇后。
唯有四贞,令他有这样的感觉。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爱,但他想给四贞最好的,让她和他站在一处,登高望远,看看他治理的江山。
他只想自己的身边,站的是她。
如今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了。
被太后坚决地拒绝之后,福临道:“母后,如果皇后必须要从科尔沁出的话,请母后允准,儿子再立一位汉妃……”
“不行!”太后没有等福临说出四贞的名字,就打断了他。
“当日立恪妃之时,你答应过额娘,再不纳汉女为妃,男儿大丈夫,立身于世,就该一言九鼎,言出无悔,如何能朝令夕改?”
见福临脸色变得惨白,太后放缓了口气:“皇上,你如今已经长大了,额娘本不该干涉你,可你想想,你真纳了她,广西怎么办?如今,定藩可是以她的名义来掌控的,若是纳了她为妃,定藩就要另立一个藩王,那皇上削藩之事,岂不是更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