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章 意乱  孔四贞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意乱第(2/2)页
两人竟淡了下来。
    嫔妃们都在后面议论,说四贞不知道怎么得罪了皇上。
    宫里头的人,踩低逢高惯了的,福临这一冷落,从前借口找四贞玩,期待和福临相遇的那些个妃嫔一个个都不来了,四贞的日子,倒比从前多了清静。
    顺治十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已经立了春,还冷得人缩手缩脚。
    听到宫人们拨弄着暖炉火炭,偶尔发出几下“呲呲”声,福临觉得大殿里格外静寂,连窗外春雪落下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他倚在长椅上翻书,瞅见吴良辅进来,习惯性地吩咐道:“给朕去请了贞格格过来念书……”
    等吴良辅应了一声,他又摆摆手:“算了,让恪妃过来吧。”
    “恪妃娘娘前两天受了些寒,这会儿身子还不利落呢,要不,奴才给皇上宣了陈庶妃过来?”
    庶妃陈氏虽然是汉妃,念书没什么问题,却是平铺直叙,没有半点感情在里面,于其中的意思,更是糊里糊涂,搞不明白,让她来念书,福临觉得还不如自己看。
    可另外两个汉女,声音一般不说,对诗词歌赋都没什么兴趣,实在不适合红袖添香。
    想到从前四贞在一旁,不管是经史子集里的那一本,她都能读得娓娓动听,福临叹了口气。
    “算了,把折子给朕抱过来,朕看折子吧。”
    看了几本折子,福临突然掷到地上,怒气冲冲地说:“大胆,朕待他陈名夏一向不薄,他竟然枉顾皇恩,做出这些个事情来。”
    陈名夏?前几天他才因为皇上一时兴起,将前明的朝服从内廷拿到了内院,向大臣们展示,对宁完我说出:“只须留头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矣!”这样匪夷所思的话,如今又犯了什么事?
    吴良辅搞不清楚状况,也不敢搭讪,最近万岁爷心情很不好,动不动就发火,他怕一句话没说到位,反倒惹火上身。
    可不说话也不行,想了想,吴良辅就硬着头皮说:“皇上,襄亲王的福晋正好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奴才听说她的汉语说得不错,要不,奴才把她请过来,给您念两段?”
    博果尔此时还未及冠,没有受封,但宫里头的人都知道,皇上对这个幼弟颇为友爱,已经定了给他及冠后的封号,所以私下里,他们都称博果尔襄亲王。
    可能是爱屋及乌的缘故,皇上待襄亲王的福晋也很亲切和善,这段时间,那位福晋陪着襄亲王过来给太后、懿靖大贵妃请安,有时遇到了皇上,谈诗论词,都说的头头是道,想必,念起书来,皇上也会爱听。
    福临心里正觉得闷气,也没多想,就对吴良辅说:“好,你替朕传她过来。”
    等听到乌云珠清媚婉转的声音响起,皇上的神情渐渐平和,两人有说有笑的,吴良辅的心,才觉得安定下来。
    他挥挥手,让随待的人都退了下去,自己看了看书案帝谈笑风生的两个人,低头垂首,在一旁装鹌鹑。
    等第二天,三月初二,侍候福临上朝时,听到皇上让侍臣当众宣读宁完我弹劾陈名夏的奏折,吴良辅才知道昨个皇上动怒,究竟为了何事。
    内弘文院大学士宁完我借着前几日陈名夏所说留头复衣冠之事,给他扣上了个变清复明的大帽子,同时,还翻出了陈名夏结党营私、纵子行贿等多条罪款,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数落陈名夏的罪行。
    可笑那陈名夏仗着皇上平日里礼遇汉臣,竟然不等侍臣读完,就逐条反驳宁完我的指责。
    也难怪皇上会大怒道:“即使要辩解,为何不等宣读完毕”
    福临命九卿汇集左阙门,环坐会审,陈名夏跪着与宁完我对质,并扣押了陈名夏的二个班役、二个仆人作证,当日审完,陈名夏被拘禁在宫内。
    起初,九卿对陈名夏并没有太严厉的斥责,刑科右给事中刘余谟、御史陈秉彝甚至还替陈名夏说好话,福临于是把刘余谟召到跟前去,责备他,但刘余谟却不服气,仍然申辩不休,福临一气之下,当场革了他的职。
    初五,满汉科道官因未能早日弹劾陈名夏种种不法而分别遭到降职和罚银的处分。
    十日和十一日,吏部等衙门与议政王大臣等先后两次在内殿审讯陈名夏,都认为宁完我劾奏陈名夏诸款属实,就定了陈名夏的罪,按律论斩。十二日,福临将斩刑为绞刑。
    短短十二天,一个皇上颇为看重的汉臣,就丢了性命,这件事,就像一个风向标,不仅前朝,就是后宫里,都开始觉得,皇上对汉臣们,也许不像从前那般事事都倚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