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请见  红楼之庶子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请见第(2/2)页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此刻,原本常年保持宁静的荣禧堂内,却充满了热闹人声。
    不过并不算喧嚣,只是闲聊。
    “存周啊,贾家义学存世百年。
    国朝还未鼎定之时,初代荣国就已经着手建立。
    历时悠远,也人才辈出。
    你又何必太过自谦?”
    堂内前方主座上,宋岩含笑对贾政道。
    众人此刻的话题,便是从贾家义学谈起。
    因为贾政是东道,因此他与地位最高的宋岩坐在主座上。
    工部侍郎曹永及国子监祭酒分坐左右首座。
    再往下才是工部郎中赵钱孙李等人。
    满堂二十余人,倒将交椅坐尽仍不够,又有小厮取来几椅布置妥当。
    听闻宋岩之言,贾政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摇头苦笑道:“不瞒松禅公,勋贵子弟,纨绔膏粱居多,多不成器。
    贾家义学所立,初衷也只是为了约束族内子弟,不得仗势欺人,胡作非为。
    贾家族学塾掌,乃代字辈太爷,为人方正严厉,但于经学一道,并不出众,也无甚功名。
    只求族中子弟能做到闻德,知礼,非祸。”
    “闻德,知礼,非祸……”
    宋岩轻声复述一遍后,眼中多了几分郑重之色。
    下首曹永、李儒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彼此眼中的讶然。
    曹永感叹道:“我原还道贾家族学虽长久,但少见举业英才,便以为庸然……
    不想今日所闻,才知是吾目光疏漏短浅,不知贾家义学教义之明也。
    闻德、知礼、非祸。
    勋贵子弟若都能做到此等境地,大乾何其幸哉!”
    李儒却摇头笑道:“此话诚然,不过依我来看,难、难、难。
    况且,能惹祸的勋贵子弟,也不尽是坏的。
    开国公之孙李虎,和宣国公之孙赵昊,凶名震京都。
    相传两人打小见面就厮打。
    长大些后拉帮结伙的斗,满神京的折腾。
    如今去了九边戍边,回来后遇见了还打。
    沿街不知多少门铺因此遭殃……
    十三那日,在朱雀大街上,距离朱雀宫门也没几步远。
    两伙人遇见后又打了个天翻地覆,最后生生惹出御林军来清剿。
    多大的祸事!
    可那李虎听说有勋贵子弟在国子监为祸,不听管束,无法无天,就单枪匹马入监,将那些害群之马狠狠抽打了一通!
    自此之后,国子监内那些武勋荫监,再无人敢生事。”
    贾政闻言奇道:“祭酒大人,莫非有人去请他出面?”
    李儒摆手笑道:“国子监与开国公府并无交情,是那李虎以为那些混帐坏了军门衙内的名声,所以就去狠狠教训了通。
    免得日后旁人将他也认为是高衙内之流。”
    贾政笑道:“若是如此,李虎倒是颇有义侠之心。”
    曹永哈哈笑道:“不过少年人好面子罢了,虽确实要比混帐膏粱子弟强些,但到底不比贾家子弟,闻德、知礼、非祸。
    我道贾家子弟亦是公候子弟,在外却少有恶名流传。
    原来如此。”
    贾政对于族内子弟的情况,知道的并不多。
    这些年来,贾家子弟虽没几个出息的,但确实也没几个在外面惹祸的。
    尤其是像李虎、赵昊那般,敢在宫门外厮杀放对惹祸的,更是从没发生过。
    念及此,贾政心中自矜,面上却摇头自谦道:“曹大人谬赞了,也不过多知些礼数罢,实则多不成器。”
    他自然不知,贾家子弟其实连礼数也知道的不多,在外多是吃喝嫖赌之辈。
    就算让他们像李虎赵昊那样惹祸,也没那个能为……
    荣禧堂内没设点戏台,也没有叫打十番热闹,一群人只是闲话。
    宋岩、曹永等人倒罢,赵国梁、孙仁那些工部官儿们,却郁闷坏了。
    他们地位距离宋岩差距太大,而宋岩等人素来严谨,在他们面前都是不苟言笑。
    因此他们不能像寻常官场上那般,趋奉上官。
    便只能干坐,又插不上话,着实无趣。
    正这时,就听上方宋岩又道:“存周啊,久闻汝有一子,气运非常,乃衔宝而诞。
    几次要见一见,都为杂冗所阻,今日想是在家的,何不请来一会?”
    贾政还未说话,就听曹永笑道:“松禅公何故厚此薄彼?既然方才谈及贾家子弟知礼明孝悌,何不都请出来一见?
    如今朝廷新法变革,内阁革新吏治,约束百官饮宴堂会。
    我等已然被划为旧党,就不要再给阁老大人们添恼了。
    所以,今日戏台班子什么的就免了罢。
    来来来存周,快将你家子弟请出来,咱们以文会友。
    外面不都说我工部衙门顽固腐朽,不知变通进取吗?
    还说松禅公与我等皆旧党中坚!哈哈!
    今日咱们也沾沾少年朝气,更新更新气象!
    好让那起子小人莫再说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