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挑刺  罗家弃女很嚣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挑刺第(2/2)页
的荷叶要掉,又伸手去抓。于是,重心不稳,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要命的是,水也没躲过,水珠子紧接着又扑了她一脸。眼睫毛还很配合的滚下来滴水珠。
    罗曼:“……”人家是仙女!
    和郡王:“……”我就是想送你条鱼……
    罗庭琛要过来,金桂看着自己主子憋着笑,又不敢笑的样子,强拉着他:“一点水珠而已,下棋下棋。”
    罗庭琛迟疑了下,到底重新坐了下来。
    “想笑就笑吧!”见王爷憋笑憋得辛苦,罗曼委委屈屈的开口,小嘴扁了又扁。
    看她狼狈,王爷其实都不想笑了。可她装着委屈扁嘴,没装出来可怜,倒戳中了王爷笑点。
    于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罗曼就站在边上看他笑,看着看着,也跟着笑了起来:他开心就好,是因为我开心,这更好。
    发现王爷的衣摆也湿了,罗曼要蹲下去替他擦。和郡王退后一步,躲开了她的绢帕:“你先去收拾好自己,别着了凉。”
    说着,和郡王已经自己蹲下身,那手帕擦掉了衣摆那几滴水珠。
    丫鬟引了罗曼去换洗,等再回来,菜已经上满了一桌子。
    罗庭琛朝妹妹摆手:“坐这里。”
    和郡王身边也有个空座,他看了眼身旁,又看了看罗曼,到底没有开口。
    可真的等罗曼坐到罗庭琛身边,他好像有些……失落?
    罗曼看了圈面前的菜,想找机会朝王爷献殷勤。毕竟他不吃芫荽、不吃生姜、喜欢吃鱼又不爱挑刺……
    当她看到那盘鲥鱼,眼睛都亮了起来。正准备伸筷子去夹,王爷已经把她想夹的那块夹走了:“这鱼的刺,又多又细,你吃有点危险。”
    罗曼想说我是想帮你挑刺,又没那么厚的脸皮能说出口。只得将筷子转向龙井虾仁,乖乖巧巧的笑着说:“好。”
    王爷也不再理她,一边优雅的挑着鱼刺,一边问罗庭琛:“听说你文会后一直没回书院?”
    正仔细拆着鱼刺,准备拆好后,把净鱼肉全给妹妹的罗庭琛闻言,赶忙放下手中的筷子:“是没回书院,不过功课却没敢落下。”
    “今年秋闱,准备下场吗?”
    看似闲聊,可罗庭琛知道,试探开始了。
    他不敢掉以轻心,恭敬的回答道:“夫子说我近来学得还行,若不指望三甲,中举应该不难。我想下场试试。”
    王爷‘嗯’了一声,本想让他不用拘谨,边吃边说就行。可眼风扫到他盘子里的鱼肉,又将话咽了回去。
    “在上次文会上,我倒很欣赏你行文、作风。原想着等你中了举,便将你要到身边历练。”这话,王爷在对着罗庭琛说,眼睛却看向了罗曼:“不过听说,你们和赵家和好了。如此,恐怕也不用我来抬举了。”
    王爷既然这么说,便是在看他意图。若他顺势谦虚,说自己还不够资格到王爷身边。那这顿饭,也就只是单纯的吃饭了。
    罗庭琛打定了主意,赶忙起身行礼:“能得王爷提携,是庭琛几辈子积福也求不来的恩德。还望王爷给庭琛个机会,庭琛虽说愚笨,好在好学。去了王爷跟前,一定加倍努力,赤诚向上。”
    这态度诚恳得,当真赤诚。
    罗曼将一筷子春笋细细吃了,小声嘀咕了一句:“舅舅哪有王爷威风?”
    她声音小,王爷看着她口型,却将她说的话看了个真切。
    他苦笑不得:这丫头,一如既往的势利啊!
    和郡王嘴角不自觉的弯了弯,将挑好刺的鱼肉递给金桂,让他端给罗曼。而后状若无意的直白道:“太子殿下很看重赵家,你跟着赵家去太子跟前,比跟着我强。”
    抱拳作揖的罗庭琛要下跪,金桂看着王爷眼色,眼疾手快的托住了罗庭琛,没让他跪下去:“王爷请你吃饭,是拿你当朋友结交。你们好好说话就行,又是行礼又是下跪的,太过扫兴。”
    说着,又将罗庭琛按回了椅子上,还顺便给他夹了一筷子虾仁。
    罗庭琛也不矫情,大大方方的接受了王爷的好意:“和太子相比,我们更愿意和王爷亲近。”
    “你们?”
    这个你们中的们,自然是指赵家。太子朝赵家递了橄榄枝,赵家大郎虽然没接,可最近做的好几件事都在向太子示好,很明显不想得罪太子的意思。
    这种拖泥带水的作风,很不入和郡王的眼——
    你都明确告诉人家你不想和他一伙了,又千方百计示好,告诉人家我虽不和你一伙,但我还是很敬重你,怕得罪你。
    这副嘴脸,比直接和人家说‘我看不上你’,虚伪多了。
    除了虚伪,也让和郡王看不透赵家的用意。他到底是不想投靠太子,还是不想在明面上被人称为太子党?
    这中间的区别,可决定了他们对待赵家的态度。
    罗庭琛昨天没能打探到赵家意图,今天原本想含混过去,却没想到王爷会问得这样直接。当场有点卡壳——
    他若肯定的说赵家也更想亲近王爷,若赵家没这个意思,该怎样善后?可若说赵家没那个意思……
    曼曼说了,舅舅肯定不会和太子为伍。荆湖两路若受灾,舅舅也绝不可能和太子一起,阻拦秦王一系赈灾。如此,赵家得罪太子已是必然。
    太子记仇。他们必须想尽办法,让太子对赵家报复的时候,和郡王能出手保住赵家。
    这个问题要答不好,只怕要替赵家,惹了和郡王厌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