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徐记米粉  梦回那年盛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 徐记米粉第(2/2)页
不管是堂吃,还是打包,都是先交钱,后取货。
    所有烫粉拌粉的烹饪过程,对客人全程透明。
    后世馄饨店及麻辣烫店,很多都是这种模式。
    不过相对于馄饨和麻辣烫,拌粉的速度,会快上好几倍。
    因为米粉,可以提前煮好,做成半成品。
    有客人点单,只要在沸水中烫个几十秒,就可以完全加热,还不会影响米粉的口感。
    因为煮好的米粉晾干点水分后,会更有嚼劲。
    加热几十秒,就可以直接加浇头进行搅拌。
    做一份拌粉,也许都不用两分钟。
    这速度和效率,可不是其它小吃能比的。
    在门口设置操作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用烹饪过程,吸引路过的客流。
    简洁而卫生的操作,全新的服务模式,以及极致的客户体验,都可以吸引客人进店尝试。
    虽然米粉店的拌粉,看似没什么技术门槛,比做包子还要简单。
    但关键点,还在于产品的标准化把控,以及口味的竞争力。
    三舅虽然是大厨,但陆泽还是要求他严格安装标准流程去研发产品。
    煮多久变成半成品,怎么按照一份一份的量,晾干保存。
    客人点单后,米粉要烫多少秒,烫好怎么搅拌,都要有详细的操作标准。
    这些总结成资料,就是未来连锁化后,对员工的培训手册。
    虽然连锁餐饮对厨师依赖小,但不表示口味不重要。
    身为厨师的二舅,肯定会对拌粉的口味多费心思的。
    别说是肉沫、牛肉、肥肠等浇头的味道,就连基础版的无浇头拌粉,相信二舅也会做出足够有竞争力的口味出来。
    这些涉及口味的拌料准备,肯定是不会教给员工的,以后必须牢牢把控在自家手里。
    明面上的操作,很容易被偷学。
    但口味你模仿不了,而且做大做强后,品牌影响力和成本控制的水平,就更是核心竞争力。
    即使有人模仿,想来竞争,到时候大家就比比,谁的运营水平更高就是了。
    看见米粉店一天天的成形,徐小山和马冬梅的心里,越来越激动。
    自己的这个大外甥,这些天可是让两口子越来越吃惊。
    一个小小的米粉店,居然搞出这么多花头。
    本以为就是两口子随意开个小吃店,没想到要求这么多。
    要不是发号施令的是自己外甥,两口子都感觉像是在给人打工一样,听老板天天哔哔一个个无理要求。
    又过了两天,天宏广告公司设计师何青,又带着店招门头,来米粉店进行安装。
    完成完成后,陆泽又继续委托她,帮忙去把商标注册申请一下。
    商标注册,都有个审核过程和公示期,所以现在绝味包子的商标证,陆泽都还没拿到手呢。
    不过现在的商业竞争,还没有那么卷。
    商标的问题,并不用太过担心。
    徐记米粉的门头安装完成时,徐小山和马冬梅两口子,差点喜极而泣。
    这家米粉店,就是家里以后的生计。
    店里的设备设施,昨天也已经到位。
    前前后后,也就花了不到四千块钱,这让两口子感到轻松许多。
    毕竟开店的钱,都是姐姐和姐夫借的,欠太多的话,心里难免会有很大压力。
    两口子现在干劲十足,打算选个好日子,让徐记米粉正式开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