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曾念当时第(2/2)页
恨不得欲处之而后快,好几次都差点陷入危险境地了,好在最后还是被皇上给救回来了。
皇上当时因为害怕因为自己对夜语非的过多重视,又让夜语非和他的母妃当时一样,成为众妃嫔的眼中刺,于是他之后便甚少召见甚至提及他。
直到夜语非最后慢慢的长大成人,他才将他安排到军中历练,掌握人脉,他给他制造立功机会,终才名正言顺的封他为贤王,给他封地于府邸,就是希望能够完成当时对他母妃兰妃的承诺,要让夜语非平安一世。
这一切,可谓是一个当父亲的煞费苦心啊,也是一个当父亲最后的悔恨与挽回啊!
虽然听了父皇和自己母妃的往事后,夜语非的心中难免有些动容,可他还是注意到,自己的父皇并没有如实回答他的问题,当日害死自己母妃的幕后凶手也并未伏诛,父皇既然那么的爱自己的母妃,当日又为何会放任真凶逍遥法外呢?这其中必是有什么隐情?
只是,最让他无法释怀的就是,自己的父皇调查来调查去,可却由始至终都不肯怀疑到那玲妃的头上,难道玲妃对他的父皇来说,就真的是那么的重要吗?
皇上当即看出了自己儿子夜语非脸上的疑惑,微微叹了口气,实在是不愿让自己与心爱之人的孩子知道他的父皇,原来竟是如此无用的真相。
这个真相却是从自己迫不得已的坐上皇位那日开始,直到至今都一直压在自己身上,二十余年来,直让自己喘不过气来,他如今已年过半百,半截身子都埋进了黄土里,这个皇位也该让人了,他此刻也想找个人倾诉下了。
只是,他千般来万般去,怀疑的对象都是皇后,也不是他枕边之人心如蛇蝎的玲妃。
半响,皇上才哀伤的看向夜语非,幽幽道:“非儿,你可知道,即便是做上了这万人之上的皇帝又如何,还不是处处被人掣肘,想保护的人也保护不了,想报复的人也报复不得。这九五之尊的位置在别人看来,是权利的象征,可在朕眼里看来,不过是禁锢的囚笼啊,若有来世,朕希望能不负你的母妃,与她落户山水,平常布衣家,一生相随,这一生,是朕错了,你母妃她为朕付出了那么多,一个外邦女子,抛弃国土,抛弃家人,甘愿被囚于这深宫高墙之中,可朕却保护不了她,临到最后,还是伤了她的心啊……”
说到后来,惯来性子温和的皇上,竟是生生将自己的拳头都攥出了血来,显然心中极恨极自己,可他此刻却又无力至极,为自己的懦弱,为自己的无力而泣血。
夜语非听了自己父皇的话,心中显然也对这个人人向往的九五之尊的位置又多了许多新的认识,并暗暗引以为戒,绝不要重蹈父皇的覆辙,自己的妻儿自己绝对会护好的!还好,他已然在心里下定了决心,从此要好好保护元思璃,在这件事情解决了之后,他便放弃自己贤王的尊贵身份,与她远走天涯,从此不问世事。
这是,他心中对自己的父皇倒没了以往的心结,只是也无法完全释怀。这么多年,他对自己的不理不睬,对母妃保护不周,以致于母妃殒命,最后却又无力为母妃报仇,反倒日日夜夜的宠爱那凶手,这种种行为,他可以理解,但绝无法不心无芥蒂。
父子两交了心之后,便面上关系看起来融洽了许多。
皇上也终于想起了此次叫夜语非前来觐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玲妃洗刷,只是此刻玲妃、珍妃和太子夜寒风都俱未前来,他不知是有感而发,才跟他说了这许多,只希望他能明白他这个做父皇的苦衷吧!
与此同时,贤靖王府。
元思璃在府中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夜语非的回来。
故此,就自己一个人兴致缺缺的用完了午膳,在府中的花园里带着小清游玩了一阵,今日这院里并没有人值守,连一向不离夜语非身的默声,今日也是见不到人影,这也让元思璃心中有些奇怪,怎么今日都没看到默声的出现了,只是她不知道,这就是危险来临的前兆,贤王府风雨将至啊!
最后,元思璃实在是无聊了,便直接进了夜语非的书房里。
和院子里一样,他的书房外今日也无人守候,只是,刚才默声不还守在这里吗?现在人呢?人去哪里了呢?
可元思璃也没过多深究,因为夜语非平日里并不会将一些重要的书信放在书房这么个显眼的地方,所以此刻有没有守在这书房外面也就不是很重要了。
于是,她便推门而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