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沈羡:草民沈羡接旨……  国师,是,女皇陛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沈羡:草民沈羡接旨……第(2/2)页
,短短几年简拔为金吾卫将军,武道资粮尽数供给,一举荣登武神境。
    因蛊惑皇帝,皇后王氏之父及其一族尽皆被诛,太原王氏自此一蹶不振。
    天后再立皇四子李然,改元光宅,李然心头惶惧,固辞不受,但终究战战兢兢上位,任了二年,郁郁而疾,上表请禅让给天后为帝。
    天后却凤颜大怒,以李然轻佻,无人君之象,下诏废黜,再立皇九子李晖。
    此举反而闹得朝野上下不知天后的意图,究竟是……篡还是不篡呢?
    皇九子年方十岁,冲龄之年践祚。
    如今正当天圣二年,如今的天圣帝乃是一位幼龙。
    少顷,就见皇九子李晖从外间进入内书房,声音脆生生,向天后拜道:“儿臣见过天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天后凤眸挑了挑,看向那眉宇满是柔弱之气的皇九子李晖,声音和善几许,道:“起来吧,来人,看座。”
    “谢娘娘。”李晖小心翼翼地落座下来。
    天后放在手中奏疏,尽量让自己语气不那么严厉,问:“晖儿,最近读了什么书?”
    李晖柔声道:“回禀天后娘娘,跟着阎学士读了道德经,南华经,列子,还有前朝陆充的道学讲义。”
    天后蹙起柳眉,怫然道:“集贤院的阎胜之,这都教的什么?为何不授帝王之学?”
    “阎先生说,说…这些是圣人的书,是致尧舜的帝王之学。”李晖脆生生的声音开始有些发颤,显然天后积威已久。
    “圣人的书是拿来教育人的,用来治国全无一点用处。”天后不悦道。
    李晖那张稚嫩的脸蛋儿刷地变白,只觉手足冰凉,不敢再应了。
    而就在这时,一个内监匆匆来到门槛,禀告道:“娘娘,长公主殿下打发了侍女春桃,进宫说有要事相禀。”
    天后那张美艳不胜的玉容现出诧异,吩咐道:“让人进来。”
    俄而,就见一个女官快步入得殿中,向天后躬身行礼:“奴婢见过天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天后凤目闪烁了下,问道:“长公主何事相禀?”
    女官道:“回禀娘娘,殿下说,大理寺的人抓了昭文馆的沈学士。”
    天后闻听此言,倏然色变:“什么?”
    沈羡是她看重的国士,大理寺的人怎么敢如此莽撞?
    天后转眸看向面上皆是柔弱之气的李晖,道:“晖儿,你先在此看书,母后要处置要事。”
    皇九子李晖闻言,连忙起身,拱手道:“天后娘娘既是有事,儿臣先行告辞。”
    心头却对这位沈学士有些好奇。
    ……
    ……
    大理寺官署,狱中
    沈羡正在囚牢里端坐,面如玄水,心头思索着下一步的应对举措。
    他进入大理寺监狱走一遭,自然不是意气之争,或者要装一波,而是要顺手将酷吏政治关进笼子里。
    高延福略有些猜出沈羡不想善罢甘休,瞥了一眼仓惶而来的周、索二人,笑了笑道:“那就先为沈先生颁布圣旨。”
    说着,从随行千牛卫手里接过汉白玉轴的明黄色绢帛。
    “沈羡接旨。”
    “草民沈羡接旨。”
    沈羡起身,跪候圣旨。
    而周良和索元礼等一干狱卒,同样是面色凝重地跪将下来,见圣旨如见皇帝,岂能不敬?
    “刷……”
    高延福展开绢帛,阴柔而沙哑的声音在狱中响起:
    “门下:鸾台峻秩,资润色于鸿业。虎符严威,寄巡警于神都。咨尔安州谷河县之沈羡,识度渊旷,器宇凝明。博综经史,蕴王佐之宏才。清慎公忠,励臣节于夙夜。掖垣挥翰,已彰经纬之文。紫宸参帷,颇效匡辅之益。
    夫昭文馆学士,典司图籍,参议礼文,非学府英髦,不允其选。朱雀司镇抚使,翊卫宸居,肃清辇毂,非干城贞固,莫付斯任。以尔文可纬俗,武能安邦,宜兼二美,以副朕怀。
    可依前章,充昭文馆学士、朱雀司镇抚使,散官朝散大夫、游骑将军。提调麒麟阁,筹建斩妖、靖祟二司,望尔弘敷圣典,振举学官。克厉鹰扬,靖安万里。祗膺宠命,无替厥猷。
    主者施行。
    天圣二年·三月·十五日
    中书令臣蔡恒宣。
    侍中臣姚知微奉。
    昭文馆大学士礼部尚书臣许实行。
    后面几行自然没有念出来,但明显这是一副经由中书门下签发副署,程序合法的敕旨。
    “臣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羡躬身拜谢,口称万岁。
    而隔壁监牢的姜叡,已然目瞪口呆,透过栅栏看向那接着圣旨的少年。
    暗道,怪不得如此气定神闲,一人身兼文武要职,可谓圣眷隆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