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军机处扩大会议(二)第(2/2)页
次内朝的重头戏:军团调动。
“目前,我军一共有十个军团,除了驻守长安的第一军团(虎贲军)除外,我军还有九个军团。陛下所说的那五个军团,先建立两个军团,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三个军团将在三年的时间内逐部建立起来。收复各州以及各都督府也将来未来三年建立完成,构成我大秦完整的军事体系。
为何是三年!因为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军机处推断,鲜卑胡、兽人、御苍联邦将在三年之内恢复元气。那个时候,大秦将面临更大的危机。所以,这三年之内,我大秦不仅仅需要恢复生产,更要扩充武备,建立稳固的防御体系和训练更加精锐的大军,以备战事。
大秦虽占据十一州,与邻国交界之边境着实不少,凉州、雍州、益州、并州、幽州、青州、徐州、豫州,这八州皆是与边境,皆需要重兵防御。而冀州为天下沧澜大陆诸州之首,又邻近鲜卑胡,位置同样重要,不是边境,胜似边境,同样需要大军驻守。
故,根据陛下旨意,军机处众臣商议,各军团上将军、参谋长推荐,现对各州驻军兵力做如下划分:
凉州,五万府兵,由凉州大都督府和各都督府管辖。除五万府兵外,配备一个军团——第六军团,共计七万大军。第六军团所部,全部配备战马,改编为骑兵军团。
第六军团:上将军李靖,参谋长王守仁,左军大将军及参谋长不做调动,第一师将军赵充国升任右军大将军,第二师将军吴伟调任凉州任都督,并州人氏卫青、霍去病调任第六军团任第一师、第二师将军,其余将领不做调动;右军大将军刘牢之则调任至新编第十一军团担任右军大将军军,右军参谋长不做调动,第四师将军谢遥调任凉州任都督,第四师将军由并州人氏狄青接任;
第五军团则调至雍州,拱卫长安。同样,第五军团,和第六军团一样,全部配备骑兵,改编为骑兵军团。
第五军团:上将军李绩,参谋长郭嘉;左军大将军、参谋长及其麾下将领不做调动;右军大将军、参谋长不做调动,第二师将军曹彬调任新编第十二军团担任左军大将军,第二师将军由武院学子韦孝宽接任,由其余将领不做调动,
雍州,五万府兵,由雍州大都督府和各都督府管辖。除五万府兵之外,还有羽林军、第一军团(虎贲军)、第五军团,共计十二万大军。
第一军团(虎贲军):上将军孙武不变,参谋长由中书令、第十军团参谋长张良调任;左军大将军、参谋长不变,第一师将军戚权,第二师将军李岭调任雍州任都督,其将军之位由幽州人氏周亚夫、并州人氏裴行俭担任,其余将领不变;右军大将军、参谋长不变,第一师将军吴江调任雍州任都督,其将军之位由徐州人氏檀道济接任,其余将领不变。
益州:三万府兵,由益州大都督府和各都督府管辖。其余三万府兵调至豫州,充作府兵。除三万府兵外,从帝国五万水师之中抽调两万组成益州水师,由大都督陈连统领,驻防益州,总计兵力五万大军。
益州水师,由原水师大都督为统帅,统领两万益州水师。徐州人氏陆逊,调任益州水师副都督,助陈连统帅水师。
并州:驻三万府兵,由并州大都督府和各都督府管辖。除三万府兵外,还有第十军团,新编之第十二军团。。
第十军团:上将军乐毅,参谋长由吏部尚书高颍兼任。左军大将军由第八军团第一师将军韩擒虎升任,参谋长不变,第一师将军由凉州人氏姜维调任,其余诸将不变;右军大将军、参谋长以及麾下诸将不变。
第十二军团:上将军豫州人氏,冠军大将军韩信,参谋长由御史大夫刘基兼任。左军上将军由曹彬升任,参谋长由武院学子卫尚担任,一至四师将领分别是:郭子仪(并州人氏)、李光弼(并州人氏)、皇甫运(随范逍下山的将领)、许德(随范逍下山的将领)。右军上将军由安阳郡王凌落苍担任,参谋长由武院学子霍岩担任,一至四师将领分别是:潘美(冀州人氏)、杨业(冀州人氏)、徐忠(随范逍下山的将领)、江城(随赵戎下山的将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