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巧说知县无为治(3)  锄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巧说知县无为治(3)第(2/2)页
却不是朱慈炯,又是何人?
    “起点先生。”陈梅拧着眉头:“你怎么来了?”
    牛八炯在这个时候前来,难道是想帮着张家拿下那个矿脉的?
    他这样飘然出尘一般的人儿,难道也要这么充满铜臭吗?
    “我来救你一命。”
    朱慈炯正了正头上的冬暖帽,两根假辫低垂在脑后,左右来回摇摆。
    “救我一命?”陈梅眨巴了几下眼睛,什么意思?
    “本县虽然考评下等,但是,却也谈不上性命之忧吧!”
    陈梅哂笑起来,这类自诩谋士之人啊,最爱危言耸听,那唱大戏的不都是这么演的么!
    开口就是——某某某,你大祸临头了!
    呵呵,不过是一诛心之言罢了……
    却听朱慈炯轻声道:“自从甲申之变以来,县尊可曾看到有新开的矿区?”
    清廷对于采矿等这类工人密集的场所,素来都是打压的。
    清朝初年,因为一系列战争,用铁大增,是以,还准许民间开采新矿,等到康熙中期之后,就不准许新矿开采了。
    这……
    陈梅茫然了。
    他一天到晚忙着应酬酒席,忙着贪墨钱财,什么时候有闲心去注意这种事情啊!
    他的治下又没有矿场!
    见到陈梅的表情,朱慈炯轻笑一声:“这两年的朝廷谕令你可曾仔细看了?”
    陈梅茫然。
    这跟开矿又有什么关系?
    朱慈炯微微摇头,这人除了运气好,当真就是一个酒囊饭袋。
    他缓缓道:“自从多尔衮去后,顺治帝倒是颁布了一些仁律,推动满人融入华夏,并屡屡称之满汉一家。”
    “但是,自从今上继位以来,你可曾看到还有一个这样的字眼?”
    朱慈炯轻笑,当初将顺治带往北方的时候,福临可是将一切都说了。
    孝庄屡屡指责福临不顾满人,甚至就连他的“死亡”,都是被安排好的。
    就算福临留下的遗诏,也是孝庄所书。
    那一封遗诏,第一句话就是声讨福临——“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
    在孝庄一众人等的眼中,以“渐习汉俗”为过错、为耻辱。
    接下来给福临定的第五条大罪,就是太过重用汉官,致使大权旁落,满官无事可做——“委任汉官,即部院印信,间亦令汉官掌管,以致满臣无心任事。”
    陈梅打了一个寒颤,他倒是在康熙年间的诏书上,屡屡看到“满汉有别”的字眼。
    “自古矿工皆悍勇,因为矿洞危险,生命不值钱,是以,矿工多暴虐,稍有不顺之事,不乏为非作歹之人。”
    朱慈炯冷笑一声:“敢问县尊一声,你说你这开采矿脉的折子上去了,朝廷是要奖赏你啊,还是要束之高阁?”
    “不要忘记了,这一代古称丹阳,那是屡出精兵的地方,素来民风彪悍,一旦有了什么不公……”
    “既要开采矿脉,必然要有大量人员聚集,一旦后续有人捣乱,指不定就是一个红巾之乱,作为首倡者的你,会得到什么‘好处’呢?”
    朱慈炯一脸的严肃,他伸手指了指南方:
    “难道县尊忘了三年前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