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视频通古代,从强军战歌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0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2/2)页
他们什么都没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啊。”
    “八十始得归,已经是最幸运的了,君不见有多少人,就那么死在了战场上!”
    “是啊,可怜无定河边骨啊。”
    文人们感慨着,他们对底层的百姓,是同情的。
    但问题是,他们的同情……
    犹是春闺梦里人,可那些死在沙场上的底层士兵们,哪里是什么春闺梦里人啊!
    历史太过于庞大,我们所能做的,也仅仅就是拼尽一切,保护自己的家人和祖国。
    弹幕:什么时候才能打完这场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弹幕:为了祖国母亲
    弹幕:资本主导的战争,进入地狱的,却是最普通的百姓
    “什么时候才能打完这场该死的战争!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是啊,还有这该死的天灾,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贼老天还让不让人活了!”
    明末,边军的几名士兵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他们已经不知多久没有回过家了。
    他们边说着,边痛骂老天爷不当人。
    连年灾荒,还让不让人活了!
    边军的士兵们不懂那什么资本,但他们已经恨死战争了。
    最后顺带说个有趣的点。
    苏穗宗当时也作为方面军政·委,全程参与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他对于战役过程中,食品短缺问题印象深刻。
    这或许也影响到了此后,他对于玉米的热衷。
    弹幕:饿怕了
    弹幕:看来苏穗宗是饿怕了
    “啊?”
    电脑前的夏雨雪有些不知所措。
    她之前经常玩苏穗宗的梗,但实在是不知道竟然还有这样的历史。
    如果这么看的话,那就很容易明白,苏穗宗赫鲁晓夫为什么会在苏联全国铺开种植玉米了。
    他本人应该是不会饿到的,但是城中的百姓和守军肯定是会挨饿的。
    许多人饿死在了家里,或者大街上。
    赫鲁晓夫作为方面军的政·委,亲眼目睹了这样的惨状之后,决定让苏联全国的百姓,都不再饿肚子!
    夏雨雪终于是知道了,为什么有人说:你可以说赫鲁晓夫菜,但却不能说赫鲁晓夫坏了。
    他的本心是好的啊。
    弹幕:他一定也是一个热爱人民的人
    弹幕:饿过的人才知道粮食的珍贵
    弹幕:苏穗宗值得尊敬,筒子楼的研究,对改善人民生活的尝试,真的太不容易了,即使失败也值得尊敬
    而历朝历代的百姓们,大臣们,还有皇帝们,也终于大概知道了,赫鲁晓夫苏穗宗的庙号是怎么来的了。
    百姓们不管别的,他们只知道,谁让他们吃饱饭,谁就是好人。
    而赫鲁晓夫,显然是让苏联的百姓们,吃饱了饭。
    视频结束了,一首平静悲伤的乐曲响起。
    迎向黎明,朝露轻抚你的伤
    一路跋涉,疲惫压在你肩上
    忍着伤痛,阳光仿佛也冰凉
    何所追寻,前路到底在何方
    何时终了,此途到底有多长
    绵延征程,就始于我的家乡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啊
    层层迷雾像绷带般缭绕,湖面映出了那血色霞光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啊
    红色晨曦从苹果树流淌,骄阳烈火恍若蜂刺蛰伤
    今天第一更奉上!!
    今天还有两更!!求求各位看完书后,点一下那个屎黄色的催更键吧,求求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