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6章 大明:我竟五毒俱全?  视频通古代,从强军战歌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6章 大明:我竟五毒俱全?第(2/2)页
的表情看向自己大哥和母后。
    结果,朱元璋毕竟是战场上下来的,比太子和皇后的反应速度快多了。
    抽出刚缠上的腰带就朝着朱棣抽了过去。
    朱棣虽然也是在战场上厮杀过的人,而且还年轻力壮。
    但毕竟之前被打得太惨了,而且还不敢躲,因此被抽了个结结实实,嗷的一嗓子就喊了出来。
    老惨了。
    总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空子活泛点就行。
    弹幕:确实,明朝的时候既有家丁、又有义子,还有边军,简直是五毒俱全了
    朱元璋看着天幕:……
    难道他的治理水平就那么差吗?
    他不过就是想省点钱罢了,至于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吗?
    大明崇祯朝。
    崇祯皇帝的疑心病又犯了。
    他大明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的家丁,他现在看哪个领兵的将领都像是会造反的样子。
    但好在他还算有点脑子,知道不能一口气全都革职查办,不然这些人被逼急眼了,他不就成了朱允炆?
    所以还是得稳妥点,得先等那些将领手下的大军打光了再革职查办。
    只能说崇祯不愧为崇祯。
    历史上明末的将领为啥总是按兵不动?
    明明局势都危在旦夕了,却还是稳坐钓鱼台?
    就是因为崇祯皇帝用行动告诉了军头们,只要你失去了军队,你就没有用了,就可以随意的处置了。
    而只要手中还有着军队,那皇帝还是得这个卿那个卿的,客客气气地对待自己。
    第四步,将前三步整合。
    《吴子兵法·治兵》里写: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也就是说,少部分忠心耿耿的亲兵来到基层做思想工作后,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染更多士兵。
    弹幕:教导营扩编
    明末的将领们纷纷认同地点头。
    他们就是在用亲兵控制自己手下的军队。
    虽然只是吴子兵法里的削弱再削弱版,但有效果啊。
    谁让发下来的军饷本来就不足额,他们还得养活亲兵,还得给朝中靠山孝敬,自己还得贪点,花钱的地方多了去,没办法啊。
    而作为造反界的一代先师,安禄山是最先运用这个诀窍的人。
    他曾经向轩总皇帝上奏提拔五百人成为将军,两千人成为中郎将。
    而这两千心腹来到基层后,很快做好了三镇兵马造反的思想工作。
    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看着天幕,顿时就再次感觉眼前一黑。
    这李隆基脑子呢?
    五百多个将军,两千多个中郎将,这简直就是告诉那个安禄山,快造反吧,朕帮你把一切阻碍都荡平了。
    简直就是给反贼开绿灯,怕走晚了。
    而另一个时空里,已经醒悟过来的李隆基看着天幕,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当时是怎么想的,竟然能同意这么离谱的奏请。
    不对,当时他好像压根就没有动过脑子!
    三国时期。
    司马懿简直羡慕得要死,他怎么就没有遇到这么蠢货的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