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4章 心儿醉了  官场调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4章 心儿醉了第(2/2)页
王海鸥就带着小山和小菲把每一种能看到的葡萄统统尝了一个遍。一边吃一边说:“同志们,这个好吃,呀,这个更甜。”
    黑铁胆他们一进到葡萄沟里,阵阵凉风就把全身的热汗全部吹了去。放眼望去,中外宾客,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一打听,每年的8月20日,都要在吐鲁番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现在正是葡萄节的高潮时期。
    这个时间正是学校放暑假的时候,不然的话,小山和小菲也就出不来了。
    葡萄沟,在黑铁胆的眼里可真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葡萄沟接待站依山旁水,安静、幽雅,景物天成,数条葡萄长廊深邃、幽静,有的游客信步葡萄架下,仰首尽情观尝珍珠般的葡萄,有的游人坐在葡萄架下品尝鲜葡萄。在长廊的尽头,有一块大碑石,上面刻写着“葡萄沟”三个鲜红的大字。
    一行人在葡萄沟里吃罢饭后,他们就在这里就近参观了坎儿井。
    旅游局长就给大家讲起了坎儿井的来历。
    坎儿井与著名的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三大中国古代工程之一。
    想一想眼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南阳淅川的丹江口水库到北京的引水渠,进展得多么艰难,就可以想见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坎儿井的伟大了。
    坎儿井是劳动人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等生态条件,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水道工程。吐鲁番地区素称“火洲”、“风库”,气候极其干燥,很久以来就出现大片的绿洲。这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盆地上分布着四通八达,犹如人体血脉似的坎儿井群和潜流网络。
    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多条,其中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最盛时达1237条,实际使用的853条,总长超过5000公里。参观过坎儿井的人,无不为它设计构思的巧妙,工程的艰巨而赞叹。它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勤劳的丰碑!
    黑铁胆指着戈壁滩让大家看,但见顺着高坡而下有一堆又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
    黑铁胆说:“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
    韩冰问:“竖井口?!”
    黑铁胆解释说,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一种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竖井的深度和井与井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愈向上游竖井愈深,间距愈长,约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竖井愈浅,间距也愈短,约有10米到20米。竖井是为了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的,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
    一条坎儿井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2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联接,可以把几十米深处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来。
    韩冰小声地重复说,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多条,其中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最盛时达1237条,实际使用的853条,总长超过5000公里。一条坎儿井长10公里,能灌溉300亩。厉害,太厉害了。
    小菲仔细地在开放的一条坎儿井里研究了一番说,老妈啊,这些坎儿井在打仗的时候,就是地道啊!在这个地方打地道战最好了。
    小山说,就是,就是,这地道都是现成的。地道外面有葡萄,地道里面有渠水,不怕饿来也不怕渴。
    张炎元故意打趣说,两个孩子这可都是高见啊,这个地方没有干上地道战,实在是太可惜了。:wbshuk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