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名利场里写诗的人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名利场里写诗的人第(1/2)页
第172章名利场里写诗的人_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_穿越小说_蚂蚁文学
    第172章名利场里写诗的人
    第172章名利场里写诗的人:
    有蔺老在,果然是一片欢声笑语。
    约摸半个时辰后,蔺老起身要走,抬手拍了拍江浔的肩膀,眸光带笑道:
    “此番就是担心你少不更事,来替你掌掌眼,如今都瞧了,好得很,老夫这就走了,拓碑去!”
    蔺老说着,连连摆手,也不给江浔送出门的机会,风风火火就走了。
    江浔才起身,蔺老的人影都已经瞧不见了。
    他无奈摇了摇头,这世间大抵也只有老师还会用“少不更事”来形容他了。
    这般想着,江浔又觉心里暖洋洋的,一回头,却见沈嘉岁一脸好奇地望着他。
    “阿浔,上回我初见蔺老的时候,他老人家就在大昭寺拓碑,这里头有何学问吗?”
    江浔点了头,温声解释道:“那些石碑都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留下的瑰宝,原是散落民间各地的。”
    “当年圣上要授老师‘太师’一职,老师几番辞而不受,言其志不在朝堂,而在学术之传承、育人之伟业。”
    “较禄位之享,承继学脉与教诲学子才是千秋之功。”
    “后来圣上成全了老师,老师便担任了国子监的博士,而后又从民间各地搜寻散落和蒙尘的石碑,将它们妥善保存于大昭寺中,修复拓印,编订成书。”
    “而那些石碑越集越多,久而久之成了碑林,也成了大昭寺一景。”
    沈嘉岁闻言,不免惊叹出声,真心实意地说道:“帝师他老人家当真是个在名利场里写诗的人呢。”
    江浔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眉宇舒展,笑道:“岁岁此言当真贴切,老师听了一定也十分欢喜。”
    眼看时辰不早了,二人默契地并肩朝外走去,临别前,沈嘉岁倒想起一事:
    “对了阿浔,差点忘了问,你是如何对陆云铮说的?”
    这些时日陆云铮虽偶尔回陆府,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在别院歇息,很显然他沉住了气,不曾早早和顾惜枝摊牌。
    沈嘉岁很是好奇,江浔是如何稳住陆云铮的。
    江浔闻言轻笑一声,故作神秘地说道:“我特意等到襄王爷被监禁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这才给陆云铮去了信,信上只写了四个字。”
    “四个字?”
    沈嘉岁一脸震惊。
    江浔瞧见沈嘉岁瞪圆的眼睛,只觉很是新奇,却又到底不忍叫沈嘉岁久等,当下揭晓道:
    “嗯,我同他说——待时而动。”
    “待时而动?”
    沈嘉岁只疑惑了一瞬,转瞬间便目露精光,冲江浔竖了个大拇指。
    上次提醒陆云铮“顾女良医”之事,已是冒险之举,如今确实是多说多错。
    一句“待时而动”表明一切仍在“襄王爷”掌握之中,旁人听了后,或许会心生怀疑。
    但陆云铮重生而来,至与她同归于尽之时,最大的赢家就是襄王爷。
    在陆云铮的认知中,前世那般运筹帷幄的襄王爷,怎么可能轻易就倒下呢?
    所以说,有时候若不能善用“先知”,预知前情反而就成了束缚和枷锁。
    再者,陆云铮如今还剩什么呢?
    陆将军对他已然失望,顾惜枝又与他离了心,他早已众叛亲离。
    这时候的陆云铮,也只能选择相信了。


第172章 名利场里写诗的人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