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砸场子还要学习?今天就干翻怀石料理第(1/2)页
第469章砸场子还要学习?今天就干翻怀石料理!_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_都市小说_蚂蚁文学
第469章砸场子还要学习?今天就干翻怀石料理!
第469章砸场子还要学习?今天就干翻怀石料理!:
第二天,清晨。
东京的阳光穿过窗帘缝隙,在榻榻米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
钱飞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睡得正香,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满足的口水,嘴里无意识地嘟囔着:
“肉……再来一盘黑豚五花……”
陈品早就醒了。
他盘腿坐在窗边,手里捧着手机,正津津有味地刷着。
他的脸上,是那种看到仇人倒霉、自家股票涨停时才会露出的乐子人笑容。
一夜之间,东瀛的互联网,炸了。
起因是一个名叫“东瀛美食搬运工”的账号。
这个账号在陈品直播的同时,就以惊人的速度将录屏配上了精良的日文字幕,甚至还贴心地对一些华夏网络热梗做了注释,然后原封不动地发到了东瀛最大的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上。
标题起得一个比一个耸人听闻,深得流量时代的精髓。
《震惊!华夏美食家锐评拉面之神:你的手艺,是死的!》
《寿司之神跌落神坛?神秘华夏青年现场授课,指出致命缺陷!》
《“匠心PUA”!一个令所有东瀛料理人沉默的新词!》
一开始,视频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
东瀛网友点进去,大多是抱着看热闹,甚至是看笑话的心态。
“华夏人也懂拉面和寿司?别逗了,他们不是只会做炒饭吗?”
“又是哪个想红想疯了的博主吧,靠贬低我们来博眼球,常规操作了。”
然而,当他们耐着性子看下去,尤其是看到陈品用那口流利标准的东京腔,冷静地剖析“活汤理论”、“复合酱汁”,再到后来对寿司之神那番“米是主人,鱼是客人”的“变量”理论时……
评论区的风向,变了。
最先破防的,是那些自诩为美食家的东瀛网友。
“胡说八道!拉面汤熬煮18个小时,是为了析出骨头里全部的精华!这是常识!”
“简直是歪理邪说!小野二郎先生的醋饭配方,是花费一生心血研究出的黄金比例,怎么可能需要改变?这是对职人精神的侮辱!”
“这个华夏人太傲慢了!他根本不懂我们料理文化中对‘极致’和‘不变’的追求!这是‘道’!”
但很快,另一种声音开始出现。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他说的‘活汤’理论,好像有点道理。我常去的那家拉面店,有时候汤头确实会感觉有点‘钝’,像放久了一样。”
“那个‘匠心PUA’的比喻,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上次去一家米其林餐厅,排队两小时,吃饭十分钟,全程不许说话,感觉自己不是在吃饭,是在接受审判!花钱买罪受!”
“关于寿司米饭的‘变量’理论……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仔细一想,用同样的米饭去配油脂丰富的大腩和清淡的比目鱼,确实有点奇怪。我们是不是被‘大师的配方就是绝对的’这种思想给禁锢了?”
紧接着,普通的吃瓜群众也加入了战场。
“笑死我了,那个华夏小哥的比喻太好玩了。‘死的寿司,活的饺子’,绝了!我们家楼下的中华料理店,饺子味道确实每天都不太一样!”
“我更喜欢他拿华夏火锅和日式涮涮锅做的对比,‘君王’和‘舞台’,太形象了!瞬间就懂了!感觉自己的美食鉴赏水平都提升了!”
“虽然他一直在批评,但我为什么感觉……他比我们很多所谓的食评家,更懂料理的本质?他说的话,每个字都扎在我心窝上!”
争论愈演愈烈。
支持陈品的,认为他一针见血,揭穿了东瀛餐饮界长久以来的“皇帝新衣”,带来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反对陈品的,则认为他狂妄自大,用华夏那套“大开大合”的餐饮逻辑来评判东瀛“精雕细琢”的料理,是根本性的文化误读。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品一口”、“匠心PUA”、“死的寿司”、“变量”……这些词条,一夜之间,冲上了东瀛社交网络的热搜榜。
陈品,这个在东瀛原本无人知晓的华夏美食博主,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一夜爆红。
无数东瀛的餐厅老板、厨师、美食博主,都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陈品的直播间账号。
他们守在屏幕前,等待着这个男人今天的“审判”。
第469章 砸场子还要学习?今天就干翻怀石料理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