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保守派竟还嫌朕不够激进了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保守派竟还嫌朕不够激进了第(1/2)页
搜小说
    说起夏言来,朱厚熜对他也是又爱又恨。
    他爱夏言的理政能力。
    这老东西才回来没多久,便已经将翟銮、许赞和张璧三人此前料理不了的朝政,处理不了的事务收拾了个七七八八。
    使得朝堂重回了井然有序的稳定,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令人安心不少。
    他恨夏言的恃宠而骄。
    自他在十年前将这老东西光速拔擢为礼部尚书之后,这老东西便开始逐步奔着杨廷和的方向变质。
    后来待其入内阁参与机务,直至升为内阁首辅之后,这老东西已经越来越像不知进退了。
    他在朝中沽名钓誉,操纵舆情、排除异己、拉帮结派也就算了,甚至已经敢对他这个天子指手画脚,指使下面那些人与他这个天子唱反调,给他这个天子出难题了。
    之前有那么几年,朝堂几乎成了这老东西的一言堂,无论是内阁首辅和其余阁臣,还是六部尚书,竟无一人敢与其相争。
    也是因此,当他看出严嵩有不甘居于夏言之下的心思之后。
    才会立刻垂青于严嵩,对其委以重任,对外明示宠幸,为的就是敲打一下夏言这个老东西,好教他知道进退,学会收敛。
    可惜短期内严嵩还是很难制衡夏言,此前的效果一直都不太明显。
    不知这回革职闲住,这个老东西是否能够吸取一些教训,自此学会在朕面前夹着尾巴做人……
    心中想着这些。
    朱厚熜命黄锦将关杰山的那道银印密疏递到了夏言面前,望着其撅起的屁股说道:
    “起来吧,你先看看这道密疏,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谢君父。”
    夏言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接过密疏谢恩之后,慢慢的从地上爬起,随后带着一丝好奇打开密疏认真查看。
    如此只过了短短三个呼吸的功夫。
    “君父,这?!”
    夏言亦是身子一僵,老脸上浮现出前所未有的惊疑之色,下意识的抬头望向朱厚熜。
    他自然不会不知道关杰山是谁。
    阁臣翟銮和兵部尚书张瓒越发是他的老熟人,不说是知根知底,此前也来往不断。
    至于那个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杨博,则是这两年在朝中已经展现峥嵘之姿的后起之秀。
    千万不要小看职方清吏司郎中这个正五品官职。
    这官职品秩虽不算高,但却主管军功升迁之事,而且定员只有一人,属于那种职位较小但权力极大的实权官职,全天下的武官边将都不能轻易得罪……
    可惜鄢懋卿没有看过这道密疏,尚不知道关杰山在密疏中揭露的朝中重臣。
    否则在翟銮、张瓒和杨博之间,他也会格外在意这个杨博。
    因为翟銮虽是阁臣,但却是一口明哲保身的不粘锅,基本上不揽事,甚至还有些怕事。
    既不与夏言相争,后来出任内阁首辅,也同样斗不过严嵩,还被严嵩收拾到了削职为民的地步。
    张瓒虽是兵部尚书,在兵部十年,蓄财帛百万计,媚结中贵,但据史书记载,他阳寿已尽,最多再有一年就会一命呜呼。
    甚至就连翟銮也已经接近灯枯油尽,再过个四五年也就要入土了。
    两个即将落幕的人,实在没什么好关注的。
    而杨博这个人则将在不久之后进入朱厚熜的视线,并很快成为朱厚熜最为重视的左右手,地位甚至尚在严嵩之上。
    后世电视剧里虽然几乎没有提到这个人,以至于人们对他的了解不多。
    但是读过史书的人一定知道,杨博才是嘉靖这一朝官场上真正的传奇人物。
    他不但屹立官场四十年不倒,兵事功勋卓著,甭管谁当了内阁首辅都对他恭敬有加。
    不用怀疑,这里的内阁首辅,指的就是严嵩、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些个史书留名的大人物,竟没有一人敢与其交恶。
    有一次严嵩曾因仇鸾案试图攻讦弹劾杨博,当场就被朱厚熜用一句“杨博治理边境的本事你们谁也无法替代,以后不准再说杨博的坏话”挡了回去。
    只这一句话,便足以证明杨博在朱厚熜心中的份量。
    而杨博没有入阁,没有成为内阁首辅,也不是没有这个威望。
    光是朱厚熜便曾数次欲让他入阁拜相,只不过全都被他婉言拒绝了而已。
    不如瞧瞧那些历史名臣对此人的评价吧。
    徐阶:“出入将相,文经武纬,天下倚以安者,则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杨公实第一。”
    张居正:“公在本兵久,又遍历诸镇,躬履戎行,练习兵事,故自余在政府,所措画兵事,盖得之公为多。”
    就连肩上扛着两京一十三省的小阁老严世蕃都对他如此评价:


第二百二十三章 保守派竟还嫌朕不够激进了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