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记忆中的那个少年第(1/2)页
这是……
宋唐乐队的最后一场演唱会。
当落幕的灯光熄灭后。
这支曾叱咤乐坛的传奇乐队。
将永远被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
在电影阿武中,余斌和张城将海山城的喧嚣与混乱视为时代的烙印。
他们计划将宋唐乐队的落幕场景融入影片,试图用镜头记录这座小城从沸腾到寂静的转变过程。
通过捕捉街头巷尾的躁动与市井气息,他们希望将这座小城定格为转型期的历史标本,以此见证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湮灭。
平静的夕阳缓缓沉入江面,将江水染成一片金红。
江畔小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渔船缓缓划过波光粼粼的水面。
这些富有诗意的场景,正是电影阿武中重要的专场取景点。
为了捕捉夕阳变幻的美妙瞬间,记录市井生活的真实喧嚣,导演组特意选择了这个时刻来到江边进行拍摄。
………………
晚霞的余晖染红了天空,寒意渐浓。
听说从明天开始,这座城市就要迎来今冬的第一场雪。
余斌点燃一支烟,静静欣赏着自己拍摄的画面,那些唯美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让他倍感满足。
整理好胶卷后,他和张城坐在江边长椅上闲聊起来。
“你说苏杨到底是什么来头?”
“不清楚,这人神神秘秘的......明明不到二十岁的年纪,言谈举止却像个三十多岁的人,总有种比我还老的感觉……”
“你觉得他能搞到演唱会的票吗?”
“应该可以吧?”
“宋唐乐队真的要解散了吗?”
“我看是没跑了。窦文斌离开三年,张晓东他们撑不起这支乐队......”
“要是能拍到乐队解散前的最后场景就好了。”
“让苏杨帮忙拍点素材?他在VIP区应该很好取景......不过,要是窦文斌能出现就完美了,可惜......”
“老窦这三年到底去哪儿了?”
“谁知道呢......他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紧接着……
“哎,窦文斌太传奇了......”
两人长叹着,既感慨这支传奇乐队的兴衰,又不禁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登上光芒万丈的舞台。
他们充满憧憬地讨论着那场巅峰演唱会的盛况,言语间既有崇拜又透着激动与疯狂;
对于即将到来的落幕演唱会,更是满怀渴望……
这不仅是为电影积累素材,更是作为时代见证者的珍贵机会。
然而,当热血沸腾的畅想过后,最终都化作一声叹息。
在自嘲与唏嘘中重归平静时,他们突然被一种强烈的渺小感击中。
“我们他妈的连票都搞不到......他妈想见证都不够格!”余斌苦笑着掐灭烟头。
张城望着远处渐暗的江面,声音沙哑:“是啊,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他们那样光芒万丈?走到哪里都有……记……记者?”
就在这一刻!
张城瞳孔一缩,猛地盯向了远处的岸边……
只见数十名记者疯了般冲过堤岸,闪光灯疯狂闪烁,无比刺眼。
他们声嘶力竭地吼叫着:“窦文斌!真的是窦文斌!”1
“窦老师请说说这三年您去了哪!”
“窦老师,您别跑,窦老师……”
“……”
两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一个钓鱼人被记者围着狼狈逃窜……
两人同时死死地盯着身影……
那个身影越来越接近了!
他们也看得越来越仔细。
隐约间,那张被岁月催肥却依旧熟悉的脸,正是消失三年的传奇主唱!
暮色中,江边的芦苇被摩托引擎声惊得簌簌抖动。
余斌和张城瞪大眼睛,看着那个肥胖身影跨上一辆女士摩托车,摩托车微微一震!
窦文斌凌乱的头发在风中摇晃,突然朝芦苇荡深处招手。
紧接着,一个瘦削的身影猛地窜出,提着晃荡的鱼桶和鱼网跳上后座。
摩托车在记者的围堵中甩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尾灯划破暮色。
这一幕让余斌惊得连烟头都掉在了鞋面上。
“那是...苏杨?”张城猛地一震!当他看清那人的模样时,只觉大脑“轰”地炸开,简直有种见鬼的感觉。1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摩托后座上的年轻人死死搂着窦文斌的啤酒肚,鞋子差点都特么刮到追赶的摄像机,不断地往外踢着,似乎有些被吓到了。
他妈的!
真他妈的是苏杨!
苏杨这货他妈!
到底是……
谁!
“哐当”
余斌的摄像机落在地上,张城张大嘴巴,几乎能塞进整个拳头。1
他们已经彻底大脑当机了!
紧接着……
只见那辆破摩托在芦苇荡里扭出惊险的蛇形路线,苏杨一只手死死揪住窦文斌的胳膊,另一只手提着疯狂晃荡的鱼桶,鞋子在泥地上刮出长长的刹车痕。
当摩托车突然压到碎石时,后轮猛地打滑。
苏杨整个人被甩得倾斜,眼看这倒霉蛋就要栽进江里。
千钧一发之际,窦文斌反手拽住他的衣领,两人以极其滑稽的姿势重新找回平衡,冲向了远方……
紧接着,在记者们气急败坏的叫骂声中,摩托车歪歪扭扭地驶下坡路,最终消失在拐弯处。
暮色已深。
一阵寒风吹拂。
余斌和张城如同两尊泥塑般僵在原地
第十章 记忆中的那个少年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