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他的独奏第(1/2)页
音乐……
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
前奏与尾奏则是音乐叙事中至关重要的起承转合。
前奏如同故事的序幕,奠定基调、营造氛围,让听众在旋律中逐渐沉浸。
尾奏则像故事的尾声,或余韵悠长,或戛然而止,留给听者无限遐想……
那一年,美国飓风乐队的加州招待馆席卷全球……
其前奏以双吉他交织的旋律开场,仿佛沙漠公路上的暮色渐沉,将听众引入一场迷幻的叙事……
而尾奏的即兴solo则如一场未尽的对话,音符在空气中盘旋消散,留下挥之不去的怅惘。
……
舞台下。
老窦猛地站起身,手中的歌谱“哗啦”一声滑落。
聚光灯在这一刻全部聚焦在那个年轻人身上……
他看见那道身影拨弄着陌生的旋律,琴弦震颤的瞬间,他瞪大了眼睛。
他看到了自由奔放的灵魂!
他看到了不顾一切的宣泄,也看到了从黑暗深处迸发出的、以吉他为媒介的灵魂呐喊……
恍惚间,他仿佛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看到了他们年轻时的模样。
这一刻……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1985年,燕京工人体育馆。
那是华夏摇滚的蛮荒时代,皇家乐队作为第一支进入内地的西方流行乐队,在聚光灯下掀起风暴。
那一年,正值华夏思想解放初期,尽管外来文化输入仍受严格限制,但这场官方批准的试探性演出,像一粒种子悄然扎根。
那一年,几个略带叛逆的少年偷偷翻墙去看演唱会,当看到主唱皮裤上的金属链随着鼓点晃动时,十八岁的少年们第一次感受到灵魂的震颤。
然后,这颗被点燃的梦想种子在他们心中疯狂生长,最终蔓延成一片无法忽视的森林。
然后,记忆的齿轮继续转动,怀揣着这份炽热,在一步步的黑暗中寻找到了光明,最终,这群人站上了1992年“摇滚华夏乐势力“红磡演唱会的舞台上。
“这他妈……”
他喉结滚动,手指颤抖,死死盯着舞台。
那根本不是排练过的终章,而是从灵魂深处炸裂的即兴!
每一个错音都像当年他们推翻乐谱的叛逆,每段颤音都在灼烧他早已麻木的耳膜。
雪越下越大,苏杨的solo却越来越疯,琴箱里迸溅的音符像星火燎原。
老窦在沸腾的声浪中浑身一颤!
那一瞬间,他仿佛听见十八岁的自己在灵魂深处嘶吼:“去他妈的规则!”。
这一刻,一股久违的躁动在血液里奔涌,沉寂多年的舞台渴望在此刻轰然苏醒。
他猛地起身,推开阻拦的保镖,抓起角落的吉他,随后,在周围人的尖叫声中,冲向了舞台!
……………………
雪幕中,苏杨的指尖在琴弦上翻飞,一段段孤独却撕裂灵魂的SOLO如火山喷发。
此时此刻,江晚晴感觉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这个男孩……
她除了吉他声,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她,看见他抱着吉他,全身随着节奏晃动、摇曳……
她,看见他仰起头,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旋转的吉他随着他微微俯身,指尖在琴弦上越拨越快,旋律越来越密集,如暴雨倾泻。
她的心脏剧烈跳动,几乎要冲破胸腔。
她瞪大了眼睛!
世间的一切都定格,紧接着,雪花飘落的那一刻,灯光交织,她恍惚间看到了世间最震撼的美景……
那个在雪与光中弹奏的身影,仿佛凝聚了青春所有的炽热与纯粹。
她下意识地、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再次朝着舞台接近了一步!。
近了!
更近了!
更清晰了!
脑海中,伴随着陌生的旋律却交织成一幅幅画面,仿佛诉说着更深的故事……
她仿佛看见一群少年被雨水浸透的琴谱在风中呜咽,听见酒瓶碰撞时许下的誓言在时光里回响,更听见镁光灯下那些被现实碾碎的梦想发出沉重的呻吟,却仍倔强地继续着生活……
孤独、放肆、偏执、疯狂、绝望……
那些情绪,更多的情绪,似乎都在这首吉他曲里!
看着那个背影……
这个青年,此刻既像在向全世界宣战,又像在向某种未知发出炽热的邀请。
这一刻!
她感觉自己这辈子……
都难以忘记这震撼的一幕了。
“妈的!!干!他妈的!他妈的!”
身旁的中年人突然发疯似地握紧了拳头!
激动地全身颤抖!
他盯着苏杨被雪片模糊的身影……
他低头看着皱巴巴的再见理想手稿!
然后,又抬头听着那段旋律!
吉他独奏的旋律!
他的眼神充满血丝,炽热且疯狂!
这个人!
好像曾经的老窦!
妈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
当SOLO攀至最高潮时,观众席突然爆发出山崩地裂的嘶吼:“老窦!是老窦!”……
听到这个声音以后,他瞪大了眼睛,随后转过头,目光看向了舞台下方!
然后……
刹那间,他的心脏仿佛停止了跳动!
视线所及之处,是汹涌沸腾的人潮,无数张激动的面孔,无数道炽热的目光……
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如惊雷炸响:“老窦!是老窦!“
突然,观众席的走道口被人潮硬生生撕开一道裂缝。
保安们拼命阻拦着失
第二十章 他的独奏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