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那段旋律第(1/2)页
夜渐深。
凝成了冰。
窗外的记者们陆陆续续的都散去了。
屋子里终于寂静了下来。
今夜,窗外的月亮似乎非常皎洁,就这样洒在这片大地上。
……
丁香花这首歌在苏杨的记忆中已经变得相当遥远模糊。
他依稀记得自己上辈子开面包车送建材时很喜欢循环播放这首歌,特别钟爱那种忧伤而温柔的旋律,还有刀郎等歌手的作品也常伴他的运输路途。
但如今来到这个世界后,由于两段记忆的融合叠加,很多细节都变得不再清晰。
他现在只能勉强回忆起零星的旋律片段,完整的歌词已经完全记不清了。
不过凭着残存的记忆,他应该还能哼唱出歌曲的前奏和副歌部分……
那些曾经最打动他的高潮段落,就像深藏在潜意识里的本能反应,只要给他一把吉他,或许就能顺着感觉弹奏出来。
……
屋子里的灯光有些昏黄,苏杨接过张晓东递过来的吉他。
自告别演唱会后,他虽然再没碰过吉他,但那些乐理知识和肌肉记忆却依旧清晰地停留在身体里。
指尖触碰到琴弦的瞬间,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
然而当他想把记忆中的旋律完整呈现时,却发现并不容易……
那些旋律就像散落的珍珠,需要用最笨的方法一个个拾起。
他必须一个音一个音地尝试,像拼图般将零碎的单音组合起来,才能勉强还原出记忆中的曲调。
这过程缓慢而艰难,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唯有耐心等待灵光乍现的时刻。
但还好……
苏杨最不缺的只有耐心。
他低下头,看着吉他的旋律……
随后,默默地尝试着,弹奏着一个音符。
……
张晓东其实对苏杨是有所期待的。
他抬起头,认真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那天在舞台上,苏杨突如其来的爆发力令人震撼,甚至可以说是惊艳。
从那一刻起,张晓东便认定这个年轻人身上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才华和创作天赋。
月光静静地洒在苏杨的脸上,映出他专注的神情。
他微微低头,安静地拨弄着吉他,像是在捕捉某种转瞬即逝的灵感。
然而,这份期待最终落空了。
苏杨弹奏出的旋律支离破碎,如同钝刀割耳,让张晓东听得眉头紧锁。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些音符杂乱无章,毫无节奏感可言,甚至不像是音乐,而更像是初学者在胡乱拨弄琴弦。
越来越混乱的旋律在房间里回荡,听得人头痛欲裂。
张晓东一度怀疑苏杨是否在耍他,可看到对方那副认真到骨子里的模样,又觉得不太可能。
最终,他默默起身,无奈地叹了口气,轻轻带上门离开了房间。
走出屋子后,他看到张城和余斌依旧沉浸在亢奋中,两人紧攥剧本激烈争论着明天的拍摄计划。
事实上,从相识至今,这两人眼中始终燃烧着不灭的火焰,仿佛永远在为“一举成名”的梦想吵嚷不休。
旁边的刘颖和几名演员也围坐成圈,正热切地分析剧本细节……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跃跃欲试的兴奋。
张晓东默默地拿起了阿武的本子看了几眼……
但看了几行字以后,就没啥兴趣了。
他虽然是做文艺的,但是,对摇滚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
他默默地坐在床板上,靠在窗上,看着不远处的月亮。
这一刻,他心中涌起一阵不安。老窦杳无音信,宋唐乐队的前队友们纷纷指责他,橙红星娱必定会对他穷追猛打,让他身败名裂。
唯一可能的转机或许在李洪涛身上……
虽然值得信任,但这位深藏不露的经纪人不到最后关头绝不会透露半点风声。
至于苏杨,这个年轻人看似憨厚的外表下藏着的心思,竟比李洪涛还要令人捉摸不透。
这种超乎年龄的城府,让他既困惑又警惕……
他感觉自己仿佛跌入了一张早已编织好的大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其中的一环。
然而,一切又巧合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回想起宋唐演唱会前夕,自己突然拿到苏杨那把吉他时摸到的刻字……
又想起这些年自己消极应对、放任自流,李洪涛却始终面带笑容地周旋在他与公司之间……
张晓东忽然意识到,李洪涛似乎比他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缺失什么。
难道对方早就算准了,当他摸到那把吉他的刻字时,会情绪失控地寻找它的主人?
这个念头令他心头一颤……
那把吉他,会不会根本就是李洪涛刻意安排的“棋子”?
思绪不受控制地转向窦文斌。
曾经那个纯粹到偏执的艺术家,如今回想起来竟透着几分难以捉摸的意味……
那一年,那一天,那个时刻......
窦文斌在合约到期最后一刻突然砸毁吉他的场景历历在目……
可此前无论乐队内部如何剑拔弩张,老窦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场排练。
那场爆发来得太过突兀,简直像一场精心计算过的定时爆破。
……
一个又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心
第三十五章 那段旋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