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到来第(1/2)页
80年代末的时候,李洪涛曾有个助理叫王兴德。
后来,两人因严重矛盾分道扬镳……
那正是宋唐乐队如日中天的1992年。
具体原因因为利益关系……
那年他们不仅对簿公堂打了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最终王兴德还因败诉赔偿巨额违约金,更受竞业协议限制被迫离开行业,沉寂了整整五年。
那五年间,媒体偶尔会报导王兴德的近况,但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关于他的落魄境遇。
他开了一家音像店谋生,却因拿不到橙红星娱的音乐授权而举步维艰。
几次尝试偷偷销售正版专辑均被举报查处,后来转向盗版生意,又很快东窗事发,最终赔得血本无归。
此后,他便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
许颂文经营着一家小型专辑刻录厂。
严格来说,这更像是一个隐蔽的家庭作坊。
自1996年初在燕京城的某个角落成立以来,这家作坊一直偷偷从事盗版专辑制作,偶尔也接一些正版渠道的订单。
虽然规模不大,但配备了自己的录音棚。
两年时间里,许颂文就这么守着这家小厂,虽谈不上大富大贵,倒也赚了些糊口钱。
当得知张晓东专辑差不多的时候……
许颂文有些激动,像做贼一样四处看了一眼以后,偷摸着跟着进了屋子。
做盗版的……
反侦查能力,一直都挺OK的。
苏杨疲惫地靠在墙边,默默听着两人低声讨论新专辑的筹备细节。
熬了一整夜的他眼皮越来越沉,最终在絮絮叨叨的谈话声中昏沉睡去。
醒来时,张晓东正守在床边,脸上写满兴奋,许颂文不知何时已经走了:“我要去燕京了!”
“哦……”苏杨揉着惺忪睡眼应道。
“这是车票和预算清单,你看看!”张晓东不由分说塞来一叠纸张。
苏杨迷迷糊糊扫了一眼,瞬间清醒:“这些钱全要我出?”
“扬子,这可是咱们公司首张专辑!我是给你打工的,总不能让我倒贴钱吧?而且,我他妈现在一身债,哪有钱啊!”
“等等,我得说明下……”苏杨急忙摆手:“我开的是装修公司,接下来计划是......”
“扬子!”张晓东突然没尊严地扑到床沿,头发乱糟糟的盯着苏杨:“我他妈给你跪了,你别逼我真给你磕头啊!”
“卧槽!”苏杨被这架势惊得从床上跳了起来,“你特么别这样!要弄可以,但得列详细的项目表,合同也得正规签……”
“那成!”张晓东一把抹开挡脸的乱发,脸上带着些许憨笑:“合同我都拟好了,亏了算我的,大不了再欠你一屁股债;赚了的话,扣除公司成本和咱的创作费,咱们五五分成……咋样?”
“我得先看看合同……”
“好,这是合同……”
“……”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房间里弥漫着说不出的沉闷。
张晓东拟定的合同倒很简单,没有那些弯弯绕绕的条款,核心意思就是签个对赌协议……
赚了大家分,亏了他兜底。
苏杨瞅着张晓东那副邋遢样,心里直犯嘀咕……
这货浑身上下,除了器官还能值点钱,哪还有正经值钱的东西?
还钱……
估摸着也没指望了!
最终,他还是叹了口气,无奈道:“行吧!”
听到苏杨点头同意后,张晓东顿时喜笑颜开,兴奋地坐在床沿上,滔滔不绝地向苏杨描绘起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
苏杨被他这番长篇大论说得头昏脑涨,最终忍不住补充道:“这次要是亏了就不搞了啊......”
“行行行,要是亏了,往后你让我干啥都成!”张晓东拍着胸脯满口答应。
“跟我去打墙?”苏杨试探地问了一句。
“咳咳……突然想起来,我还有点事要忙……”张晓东干咳两声,转身就跑去收拾行李。
苏杨望着他的背影,有些无奈。
低头再看计划表上那些数字时,只觉得脑门突突直跳……
尼玛!
这刚到手的钱还没捂热乎呢,转眼就要全砸进去?
……
而就在这个时候,门突然开了。
张城和余斌带着阿武的胶片走了进来,他们正准备返回燕京进行后期剪辑。
两人兴致勃勃地跟苏杨聊起了去燕京的计划,话题逐渐转向大学生电影节,甚至提到了2月15日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这些高端的话题让苏杨听得云里雾里,只能稀里糊涂地点头应和。
不过,等所有人陆陆续续收拾东西的时候……
他回头望了一眼简陋的屋子,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冲动……
去燕京看看也挺好。
………………
立春过后。
天气不再肃杀。
但寒风依旧。
第四十五章 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到来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