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节 《乐经》305卷  从岛主到国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节 《乐经》305卷第(2/2)页
南朝沈约在宋书乐志里也说:“及秦焚典籍,乐经用亡,汉兴,乐家有制氏,但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明白了乐经对先秦学术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化的传承的重要性,就不难理解蔡国运的失态了。

    事实上,不止蔡国运失态了,吴国瑞、郭敬昌以及杨天明、海释之都失态了,心里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激动。

    五人几乎趴在乐经竹简上,像珍宝一样将一卷卷竹简捧在手里。

    蔡国运、吴国瑞、郭敬昌三人的失态很好理解,他们是文物学者,非常明白,这305卷乐经竹简代表什么,代表着埋补了化的发源的先秦时代缺失的最重要的一环,乐。

    一直说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最重要的一环是什么,是乐。

    而杨天明与海释之虽然不是文物方面的学者,他们没有蔡国运、吴国瑞、郭敬昌三人理解得那么深,但他两人自小接受化的薰陶,乐经这本与构成了化的骨架的五经齐名的先秦著作出现在他们面前,失态也再所难免的。

    从古代到现代,人,谈到乐经的失佚无不叹息,遗憾,痛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现在,乐经305卷竹简的出世,人再也不用叹息,遗憾了。

    乐经305卷竹简称为稀世奇珍,至宝也不为过。

    普通的文物,比如说瓷器,其一,它们好看,有艺术欣赏性。其二,它们蕴含了化。但,在每一件瓷器身上他承载的东西很少。

    从乐经305卷竹简,首先它是文字的载体,通过对这些文字在研究,使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先秦的学术、历史以及文化。其次,先秦学术在六经,乐经就重要的一经,乐经毁于秦火,让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无不扼腕痛惜,乐经的出世埋补了化最重要的一环,乐。

    乐经305卷其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这才是真的国之至宝。”良久,蔡国运从乐经305卷竹简中抬起头来,感慨地说道。

    “是啊,论到国宝,这乐经305卷竹简可排第一。”吴国瑞也感慨地说道。

    305卷乐经竹简只是一小部分。房间里还有数千卷竹简。

    蔡、吴、郭三人在房间里翻看这些竹简。

    “这是世本十五篇全,几乎不可思议了。”蔡国运又在竹简中发现了一本了不起的先秦著作。

    世本一部由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主要记载上古帝王、诸候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全书可分帝系、王候、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谥法等十五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