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九节 玺在画中  从岛主到国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九节 玺在画中第(2/2)页
记一下。”

    “好。”陈锐点了点头。

    离开了博物馆,在瑞园设宴招待了赵教授。

    宴完,赵教授喜欢喝茶。

    陈锐送了教授授半两武夷岩茶,亲自送赵教授离开了瑞园。

    晚上,在自己卧室的书桌上。

    陈锐把洛阳图轻轻地摊开。

    这幅洛阳图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对拥有神识的陈锐来说,画中任何异常之处都能发现得了。

    在这幅画中,在画的左下角一片空白的地方,用一种特殊的隐迹方法隐盖住了一些字。

    陈锐猜测写这些字的颜料是用某种特殊调配的颜料,有水的特性,画在绢本上,被绢本吸收,干燥后就隐迹了,又有墨的特性,不像水一样会蒸发,这种颜料在绢本上能保存很久。

    这样,又能隐迹,又能保存非常长的时间。

    陈锐虽然不知道怎么把画上隐迹的字显形。

    不过,在陈锐神识的扫描下,这些字早就显形了。

    字一共有4个字,玺在画中。

    说到玺,陈锐第一时间就想到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意思是说你这个皇帝是自己封的,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史记载,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这记载有误,或用了春秋笔法。

    持玉玺登楼自焚,要知道,用来雕刻传国玉玺的和氏壁是玉石中的柱长石,能耐1300摄氏度的高温,所以一般火焚化不了,

    所以,要么是记载有误,要么是用了春秋笔法,。

    但,有两个事实可以确定。

    其一,玉玺没有焚毁

    其二,玉玺是在后唐废帝李从珂后,从此下落不落不明。

    洛阳图通过现代c14同位素测定,画作于后唐,后晋时期,,而又有玺在画中的隐语。

    那么,是否可以猜测。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带契丹军攻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并没有焚毁传国玉玺,或焚了,但被人从烧毁的废墟中抢出来了,为了怕传国玉玺给自已带来杀身之祸,把传国玉玺藏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