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四章 蓬勃发展  重生武大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四章 蓬勃发展第(1/2)页
这些移民在瀛洲经过简单的整队之后,朝着燕京城而去。

    另外,西北刘延庆的50万移民也陆续过来,他们经过西京大同,也朝着燕京方向而去。

    这一个月,从河南也过来了30万移民。这些移民很多都是河东百姓的亲戚。

    当初黄河泛滥的时候,很多百姓从河南来到了河东,停留在了河东境内,比如岳飞父子就是这样来的,这些人的亲戚许多还在河南,虽然两地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但是河东的百姓常常写信给自己的亲戚,他们的亲戚们都知道河东这几年生活富裕,亲戚们早就想要过来了,可是苦于没有土地河东的土地早就分光了现在好了,梁山要开发北方,北方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只要政策好,到了那里之后,几年就能富裕起来因此河东的百姓纷纷给自己的亲戚写信,他们的那些亲戚们也抓住这个机会,急忙赶来。

    梁山三年往北移民1000万的计划,现在仅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已经完成了130万

    燕京城的皇宫之中,公孙胜喜出望外不过他这段时间也是累坏了,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无数的移民需要送到北方,到了北方之后,又需要划分土地、安排居住的地点,还要安排来年的种子、农具另外,北方寒冷,还要给这些移民准备一些御寒的物资除了移民的事情,他又肩负着修建公路、港口的事情,一时间,公孙胜觉得有些难以应对。

    这些天里,他每天只休息两个时辰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在忙前忙后不仅仅是他,他手下的数百人也是如此,天天忙碌不已。

    李纲看不过去,经济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把港口建设的事情交给李纲去处理公孙胜这才稍稍轻松了一些。

    另外,宣传部这段时间也是异常的忙碌这百余万百姓从内地而来,他们的思想僵化,宣传部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而且不仅仅是在燕京城下,一路上宣传部都会派人跟随,甚至到了北方之后,宣传部的官员都要继续进行教育。

    武栋站在巍峨的燕京城墙上,他眺望着下面的百万百姓,他脸上的神情变幻,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吴用站在他的身旁,等待武栋的命令。吴用是刚刚被武栋叫上来的,之前他都在下面进行宣传工作。

    “吴用,你知道我们汉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武栋突然开口。

    “是勤劳”吴用想了想,道。

    “不错是勤劳我们汉人比起其他民族都要勤劳的多,尤其是这些底层的百姓,他们任劳任怨,正是他们创造了我们汉人数千年的辉煌文明但是我们汉人还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不知道是好是坏了。”武栋道。

    “不知是什么特点”吴用道。

    “老实我们汉人老实这些底层的百姓,特别的老实官府欺压他们,他们不敢反抗平日里碰到了不平事,他们都是咽在肚子里只要能够活下去,只要能够有口饭吃,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接受统治这样的百姓好管理,官员们可以站在他们的头顶作威作福可是,如果底层百姓永远是这样,那这个民族就没有未来”武栋道。

    吴用觉得有些奇怪,“老实”难道不是好事情吗老实巴交的农民最好统治,至于武栋所说的“没有未来”,他表示不解。

    “你负责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宣传我们的土地政策,让他们知道到了北方能够好好的活下去,国家会照顾他们另一方面,你要告诉这些百姓,今后他们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他们要克服无穷的困难才能在北方真正的扎根下去让他们要有冒险的精神,斗争的精神”武栋道。

    “是”吴用虽然不解武栋的用意,但是还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还有,今后你们宣传部和军部合作,经常宣扬征服的精神让征服两个字写到每一个军人的心中相信,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能够得到以前汉唐时代的所有疆域了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这一点,要征服让每一个汉人学会征服不要再是老实巴交的样子”武栋道。


第四百九十四章 蓬勃发展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