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个坏消息(下)  超陆权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个坏消息(下)第(2/2)页
后的大战中背后私通清军,不惜出卖民军汉口布防,甚至在战至正酣时强令民军撤退,自乱本家阵脚,可以说,历史上汉口的陷落以及阳夏战争的惨烈、战事的不利局面,此人至少要附上一半以上的责任。

    当然这些都不是让李汉记住他的原因,据说这位生前在当代文人中声誉不佳,说其骂声一片都不为过的名人,没想到却在死后快一个世纪之后,堂而皇之的进入了某地方政府的当地名人堂之中,更有官员为私利,不惜请一些专家、学者为其歌功颂德。

    若只是无耻的吹嘘什么促进民族融合在和谐的天朝还算能够说得过去,但是请人称赞其品质卓越,堪称古人忠君之典范就有些过了,竟然还有人为其作序,利益一词果然诱惑,竟然能将黑白颠倒,可怜数千亡魂哀嚎无人闻听,果然古来可笑。

    说来不巧,李汉的父亲,在国内文人界颇有些名望,他之所以能够记住这些,完全是因为,当时受邀请的学者之人风骨的老头子拒绝罢了

    摇了摇头,他回答道:“我听说他被俘之时甚至曾漏死志,宁可为满清鞑子掉了脑袋也拒绝接受军政府的半碗饭没想到几天之后又不惜将妻儿老幼为人质,结果借同盟会、共进会之争夺了汉口民军总司令之职,个中之变兴许也只有武昌那边已经红了眼睛的一群人才会相信吧”

    他脸上有些无奈,后世他家的老头子拒绝为其立传的时候,他家的老头子,那位国内资深近代史教授曾经详细的为他介绍过此人历史上的大过,说句不夸张的话,当时因他一场愚忠,几乎折损了两千以上的新生的武昌军政府的精锐老兵,要知道这一批人可都是经过朝廷训练多年的精兵,而当时的军政府手中掌握的这样的新军也不过四五千上下,一下去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又要分散三地驻守,才造成了历史上军政府自他之后一直未能夺回汉口的劣势,并损失了数千军政府士兵。而战事上的失败又影响到了政治上,才致使南方革命势力普遍患上了恐袁症,导致南北议和时北方占尽好处。

    毫不夸张的称呼此人乃是历史的罪人也不为过。

    李东来不是笨人,眼睛微微一眯就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隐隐脸上多出了一缕算计之色,不过很快就褪去了,毕竟才刚犯事,他心中也明白,先生虽然不说,但是对于情报司越过自己私自行动的做法有些不安了起来,当下便躬身请示道:“先生的意思是武昌那边要吃亏”

    李汉点了点头,起身来到屋内悬挂的地图前,默默计算起了鄂中方面的得失起来。

    “需要属下想办法通知武昌那边吗”

    李东来有些拘谨的问道。

    李汉头也不回的摆了摆手:“不必了,你当武昌那边都是傻子吗熊秉坤、蔡济民等人都曾经是军政府巨头,要说没提醒军政府注意此人是不可能的,结果还不是一样武昌那边的水深着呢,我有感觉孙黄二人就要来了,甚至袁世凯看朝廷的意思也将要出来重掌大局了,让他们输一场打醒某些人也是好的”

    他微微顿了顿,脸上才多出了几分笑意:“至少对于鄂中来说,是好事武昌那边的手伸的有点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