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0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唐扫把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0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第(2/2)页
中书令便是正牌宰相

    李义府眼中多了炽热,中书令本是他的职务,但上次被贬官普州后,就再也没能接手此职。今日皇帝是要决策了吗

    其他宰相也颇为意动。

    一时间,殿内的气氛骤然一变。

    李治对这些洞若观火。

    谁

    他的目光缓缓转动,最后定在了许敬宗的身上。

    “许卿可为中书令。”

    卢承庆的身体一震,世家子弟的休养让他随即平静了下来,可心中却倍感煎熬。

    许敬宗竟然上去了

    李义府张开嘴,呆呆的看着许敬宗这个奸臣许,这个蠢货,他竟然做了中书令

    李勣也颇为意外的看了许敬宗一眼,在他看来,皇帝会用自己的狗李义府为中书令,掌控中枢的一部分。

    “陛下”

    许敬宗的热泪终于滚落了下来,哽咽着,身体颤抖,缓缓跪了下去,“臣臣”

    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能有一日跻身于中枢,从未想过皇帝会把中书令这等要职交给他。

    李治微微颔首,“你这些年长进许多,朕很是欣慰。”

    原先的许敬宗更像是个愣头青,做事直接,不知晓转弯,让他也颇为头痛。

    如今许敬宗却变了,这个变化让他欢喜,欢喜自己多了一个得力帮手。

    许敬宗起身后,第一句话

    “陛下,臣弹劾金州刺史王全忠。”

    李治点头,“王全忠视百姓为草芥,朕不能容忍,免职。”

    许敬宗不禁笑了起来。

    还是那个许敬宗啊

    李治微微摇头。

    稍后各自散去。

    许敬宗心情大好,不,是巨好。

    “卢相,下衙一起饮酒老夫好歹做了中书令,此后当亲近亲近。”

    卢承庆面色微青,冷哼一声后,拂袖而去。

    许敬宗见他不接招,就寻了李义府。

    “李相,下衙一起饮酒”

    李义府是上一任中书令,此刻被他这么一挤兑,怒火喷涌,怒目而视。

    许敬宗呵呵一笑,“李相何故对老夫怒目而视,老夫一片好心”

    贱人

    李义府拂袖而去。

    许敬宗站在那里,仰头大笑。

    “哈哈哈哈”

    李勣脸颊微颤,心想这等小人得志的模样竟然是大唐的中书令,真是不堪啊

    李治站在殿外也看到了这一幕,捂额道:“朕却是有些后悔了。不过这样的许敬宗才能让朕深信不疑。”

    许敬宗升官了。

    贾平安得了消息,随即来中书道贺。

    “许公,恭喜恭喜。”

    许敬宗板着脸道:“做了中书令,责任更重了,老夫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有何好恭喜的”

    咦

    这不是老许的性子啊

    他不该是要小人得意一番吗

    许敬宗突然一笑,得意洋洋的道:“官的巅峰,老夫竟然能为之,哈哈哈哈”

    这个才是许敬宗。

    “小贾,下衙饮酒”

    老许看样子是急于寻人来显摆一番,贾平安不上当,“家中今日有事,晚些我便要回去了。”

    许敬宗遗憾了一番,然后看看他双手空空,就冷着脸,“道贺道贺,贺礼何在”

    “许公你这是才将上任就索贿”

    贾平安一脸愤怒。

    许敬宗得意的道:“旁人的老夫自然不要,你的不给不行”

    贾平安想了想,“如此,我便赠许公一首诗。”

    许敬宗叹息,“惠而不费,小贾,你这是学了杨德利的抠门。”

    他有些小失望。

    “许相。”

    中书省的大佬们来求见这位新晋的中书令,也算是拜码头。

    许敬宗颔首,这些人进来后,就见贾平安在踱步。

    这是要作诗

    贾平安人称贾步。

    “一,二,三,四,五,六”

    贾平安止步。

    众人愕然。

    不是贾八步吗

    怎么变成贾六步了。

    贾平安负手而立,微微昂首,吟诵道:“衙斋卧听萧萧竹”

    这一句颇为无趣,贾平安发挥失常了。

    众人笑了笑。

    贾平安看了许敬宗一眼,“疑是民间疾苦声。”

    老许经过他的改造后,早已脱胎换骨。当初在华州,贾平安作为老许的狗头军师,给他出了个代入的主意,把百姓代入为自己的父母,瞬时老许就炸裂了,由此走上了逆袭之路。

    这首诗给许敬宗再贴切不过了。

    “妙啊”

    一个官员赞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许相以百姓为父母,无时不刻不在关切百姓的福祉,果然贴切。”

    许敬宗红光满面,“小贾这诗便是为老夫量身而作。”

    还有两句呢

    众人看着贾平安。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两句更妙了。

    这是以许敬宗的语气说出来:老夫虽然官位不显,但百姓的大小事却让老夫牵挂

    这好诗

    许敬宗一拍案几,“弄了纸张来。”

    纸张送到,许敬宗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抬头道:“令人去裱糊了,回头便挂在老夫的屋里,时刻警醒老夫要为民做主。”

    贾平安时隔许久又作诗了。

    “疑是民间疾苦声”

    李勣叹道:“小贾果然大才,这首诗堪称是为许敬宗量身而作。”

    旋即他就想到了孙儿。

    那个憨憨,若是有这等才华,老夫便冒险让他进了军中又如何

    哎

    “阿翁”

    李敬业进来了,欢喜道:“兄长作诗一首,外面都说好呢”

    李勣没说话。

    “阿翁,你怎地眼神不对”李敬业纳闷的道:“莫非是眼睛出了问题是了,古人云老眼昏花,阿翁你如今便是这样,回头我去寻个好郎中来,阿翁救命啊”

    这首诗传到武媚那里,周山象赞道:“果真是好诗,别出一格。”

    武媚也颇为欢喜,“心中无百姓的人作不出这等诗来,平安能如此去陛下那里。”

    武媚去了皇帝那里。

    “媚娘。”

    李治招手,想和她商议政事。

    武媚笑吟吟的道:“陛下,平安刚作了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咦

    李治一怔,品味再三后,颔首道:“这首诗写得好。”

    武媚顺势说道:“臣妾以为,平安的这首诗可为官吏表率,若是行文之际,在后面附上这首诗,用于激励官吏”

    李治不自在的干咳一声,“这个”

    “陛下”

    “也好。”

    求票。

    晚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