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6章 要发财了  大唐扫把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96章 要发财了第(2/2)页
还是听比较好。

    “说是所谓盛世必然是人才济济,可大唐的人才却少了些”

    这话是在打朕的脸吗

    李治的脸有些黑了。

    “贾侍郎说若是能大开收纳人才之门”

    武媚缓缓道:“以前的君王也会下诏书让英才自荐,或是令各地举荐人才平安这是何意”

    下令从全国举荐人才看似诚恳,实则只是帝王的姿态罢了朕看重人才,有才的赶紧来吧。可仔细一琢磨,多半就是帝王觉得目前的朝堂上大多不是自己的人,想寻找新兴势力来形成平衡。

    “贾郡公建言,当在大唐各地兴教育,扩大科举录取的人数”

    这个就是贾平安给太子说的那些手段。

    用平民来制衡其他人。

    李治摇头,“何其难,没钱就是一个大麻烦。”

    “贾侍郎说他能想办法弄到钱。”

    李治一怔,看了武媚一眼。

    你阿弟喝多了还是什么

    在大唐各地兴教育要花多少钱贾平安会做生意不假,可他挣的钱也不足以铺开教育的事儿。

    阿弟定然是嘚瑟了。

    武媚颔首,“臣妾知晓了。”

    朕为何感到了一些快慰呢

    李治很是心情愉悦。

    晚些,贾平安被招入宫中。

    “转身”

    武媚见面第一句就是这个,双眸中全是煞气。

    大事不好贾平安懵逼,“阿姐,这是为何”

    我没犯错啊

    他给了邵鹏一个眼色:老邵,这是啥意思给个暗示啊

    皇后在啊邵鹏一脸忠心耿耿,带着些轻蔑之意呸就凭你也想让咱暗通消息做梦

    “转身”

    武媚暗自蓄力。

    砰砰砰砰砰砰

    邵鹏和周山象看得不忍目睹啊

    晚些武媚觉得舒坦了,这才问道:“你可知晓在各地兴办学堂的花费你可知晓那些百姓读不起书”

    “我知道啊”

    竟然是为了这个

    贾平安觉得自己这顿踹挨的冤。

    “你知道”

    武媚觉得脚又痒了,“这等花销除非是发现了金山银山,否则哪里顶得住”

    她越想越气

    刚想抬脚,贾平安退后一步,“阿姐,我要寻的正是金山银山。”

    这娃烧了

    武媚看着他,下意识的伸手去摸摸额头。

    不烧啊

    “喝酒了”

    “没。”

    贾平安在家很少喝酒。

    也就是在外面被那群老流氓逮住使劲灌。

    “哪有金山银山”

    “倭国。”

    武媚冷着脸,“若是谎言,这也快年底了,宫中还差些风干的肉”

    贾平安想了一下自己被挂在宫门上风干的画面,浑身一个哆嗦。

    “阿姐,我发誓”

    贾平安举起手臂,从未有过的严肃让武媚一怔。

    “去问问陛下在哪。”

    李治正在和宰相们议事。

    “陛下。”

    邵鹏气喘吁吁的来了,“皇后有要紧事”

    李治猛地想到了武媚的身孕,霍然起身道:“诸卿各自回去。”

    李治急匆匆的去了后宫,进去见皇后无事,贾平安蹲在那里可怜兮兮的画着些什么,不禁心神一松。

    “这是何事”

    武媚指着贾平安,没好气的道:“平安说能寻到金山银山,说是在倭国,臣妾听着不大妥当,可平安这孩子从不说谎。”

    他从不说谎

    那朕的孩子们都是君子。

    贾平安行礼后又蹲下了,他正在画地形图

    李治凑过去看了一眼就是两条线,这边一条线的中段写了个金城。

    金城原先是新罗的都城,现在属于大塘。

    然后对面一条线上他大致弄了一个点。

    “这是什么”

    “陛下,上次臣在辽东曾有倭国俘虏被审讯时交代了些事,说是在此地附近曾有人发现了大量的银子”

    当初贾平安确实是为此拷打过不少俘虏,只是得到了一个很是恍惚的结论:确实是在贾平安提及的地方发现了银子,但不多。

    前世时那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贾平安记得就离海边不远。

    那时候跟着旅游团转悠,在石见银山时,导游感慨的说了一通,大抵在此刻金城的对面。

    随即推导,把俘虏拷打一通,有数人推出了同一个地方

    “这里有金山银山”

    “是银山。”

    贾平安很笃定的道:“陛下,新学认为,火山喷发会带来许多东西,而倭国原先就是火山喷发最为强烈的地方,火山把地底深处的金银带了出来,天长日久就成了矿”

    倭国那地方尿性,隔三差五不是风就是地震。

    “朕”李治看着他,目光狐疑,“你莫非想劝朕出动大军去攻伐倭国”

    他看了皇后一眼。

    媚娘,你踹的还不够狠啊

    贾平安还真是这么想的,但也知晓皇帝不可能为了一个没被证实的事儿兴师动众。

    “平安”

    武媚的声音中带着杀气。

    别忽悠老娘,回头踹死你

    贾平安干笑道:“不,陛下却错怪了臣,臣的意思先弄些船,带着些有经验的工匠过去查找,找到了再动用大军陛下,毕竟财帛动人心呐。”

    这厮是在哄皇后幸而朕来了

    “几条船”

    “再多些吧,不是楼船。”

    楼船去倭国就是在生死边缘反复横跳,来场大风就全给刮没了。

    唯有尖底船最靠谱。

    “大唐如今陛下,尖底船已经出来了。”

    大唐有十余个造船基地,尖底船早就出来了,贾平安却一直没能去看看,甚是遗憾。

    “不能太多。”

    李治觉得这个臣子不靠谱,为了他的一番话让水军去冒险很不值当,“若是真有金山银山,无需朕多言,那些臣子们都会蹦出来高喊渡海远征倭国朕想拦都拦不住。”

    若是真的发现了金山银山,那些臣子真的会发狂谁倭国那个贱狗奴的地方,打就算是吐蕃也没问题那些老流氓会毫不犹豫的寻个借口开战。保证连李义府都会叫嚣着吐蕃无耻,当征伐

    不过大唐之后就变了,什么金山银山在倭国这个还是守着篱笆墙老老实实地做天朝上国的美梦吧,咱们不出门。

    贾平安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最好的时代,精神一振,“不多,就是带些人,军士必然要的,否则怎么抓劳工就是抓劳力。”

    李治想到了些什么,“上次你在辽东也弄了不少劳力,如今那些劳力正在修建辽东到中原的大道,建好之后,不管是调派大军还是什么都方便。”

    果然是一脉相承的手段。

    “陛下”

    贾平安眼巴巴的,“还得请陛下来份敕令,好歹臣拿着去弄些尖底船,弄些工匠军士”

    李治颔首,“不能超过二十艘船。”

    足够了

    但哭穷是必须的。

    贾平安一脸唏嘘,“少了,太少了。”

    武媚挑眉,贾平安拱手,“如此臣告退。”

    十多艘船真心不少了又不是去征伐,只是寻矿罢了。军队去的目的就是抓捕倭人来开山寻矿,要不了多少。

    拿了敕令后,贾平安第一件事就是寻工匠。

    “去寻了擅长找矿,特别是银矿的工匠来,多多益善。”

    老子不,大唐要发财了啊

    想到石见银山曾经占据了世界白银产量的三成,贾平安就觉得这是大唐的一次战略机遇。

    “发财了”

    晚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