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追赃助饷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追赃助饷第(2/2)页
多尔衮还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但他不想再等了。

    就在李自成叫停追赃助饷的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初四,吴三桂借口自己的爱妾被抢,率关宁军一个急袭,就轻松打垮唐通所部,重新控制海山关。

    朱高远心心念念半个月的机会窗口,到来了。

    不过此时的朱高远还不知道。

    此时的朱高远还在燕山深处跟李岩、李友、谷可成他们捉谜藏。

    关宁军的一千夷丁确实能打,要不是谷可成的两千骑及时赶到,李岩所部骑兵真会被一千夷丁斩尽杀绝,李岩三兄弟也可能葬身草原。

    但既便这样,李岩麾下也只剩不到五百骑

    过了没多久,李友也带着三千骑兵赶来会合。

    这下局面又反过来了,变成大顺军追着明军打。

    面对五千多流贼精骑,朱高远并没有脑子发热与对方正面决战,而是果断采取了牵牛战术,牵着流贼骑兵在燕山深处兜起圈子。

    从三月廿兜了七天。

    得益于一千夷丁相助,明军总能轻松摆脱流贼。

    在这七天里,朱高远坚决拒绝了王承恩、高起潜提议的特殊化,也拒绝了王家彦等文官勋贵的善意提醒,坚持跟一千夷丁同吃同住。

    当然,这期间胡心水始终都被分开监视。

    笼络人心归笼络人心,必要的提防还是要有的。

    又到了吃下午饭时间,朱高远便带着王承恩来到兀把炭的营地。

    军队一般也只吃两餐,上午饭及下午饭,只有遇到打仗的时候才会改成一日三餐,遇到夜战还有可能加一顿夜宵。

    现在不打仗就只吃两餐。

    “圣上”看到朱高远过来,

    兀把炭和麾下夷丁赶紧起身见礼。

    “免了。”朱高远摆了摆手,一屁股坐在了兀把炭身边。

    顺手又用汗巾蒙住陶罐耳朵,把架在篝火上煮着的瓦罐取下来,另一边的兀把炭早已经递过来一只木碗,朱高远便倒了满满一大碗羊杂汤。

    “嗬,不错。”朱高远笑着说,“居然还有羊杂。”

    “上午屠了拱兔部的一个聚落,抢了几十头羔羊。”

    兀把炭递给朱高远一大块麦饼,又说道:“勉强够吃顿羊杂汤。”

    朱高远学着夷丁将麦饼撕碎了,放到羊汤里浸泡软了之后再吃,一边又说道:“现在的条件是艰苦了点,到了江南朕请你们吃大餐。”

    “圣上,江南有什么好吃的呀”一个夷丁问道。

    “那可多了。”朱高远扳着手指头说道,“各种蒸菜、煮菜、炖菜是应有尽有,什么鸡鸭鱼肉啥的也全有,最美味还是鲥鱼,等到了江南朕一定命沿江各个州府多多进贡,也让你们尝一尝什么才叫做真正的人间美味。”

    “咕嘟。”好几个夷丁咽起口水。

    对于吃,正常人真的很难抗拒啊。

    朱高远正说得高兴,胡国柱过来了。

    “圣上。”胡国柱道,“夜不收回报,流贼突然撤了”

    “撤了”朱高远闻言心下便一动,看来是关内出大事了,要不然李自成不会把李岩他们这五千多骑兵给撤回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