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三千家丁第(2/2)页
“臣愿意。”听崇祯说完,金铉就不假思索的说道,“只要大明需要,圣上需要,别说是让臣暂摄总兵,便当个把总臣也是毫无怨言。”
“爱卿今天说的话朕都记下了。”崇祯欣然点头道,又说道,“不过,这些家丁都是骄兵悍将,你可能需要多花点心思敲打。”
“臣谨记。”金铉拱手一揖又说道。
“圣上如果没别的吩咐,臣便去履职了。”
“去吧。”崇祯欣然说道,“别忘了替朕转告那些骄兵悍将,给他们发的是双饷,月饷为四两,行饷依然双倍,战饷依然可以拿三倍”
重赏才会有勇夫,精兵是用重金堆出来的。
有金铉暂摄总兵,三千家丁的成军指日可待。
有了这三千家丁再加一千夷丁,黄淮防线就又多一重保险。
因为既便是局部战场出现危险,这四千精兵也能及时堵漏。
花了半个月时间,终于将徐州防线理出了一个头绪,夏镇、徐州还有邳州三处的重点防线也在紧锣密鼓打造,现在是时候考虑一下山东的问题。
现在时间已经是五月廿六,再过四天就要进入到六月。
史书记载,多尔衮在六月间分别派遣吴惟华、王鳌永招抚山西以及山东,但是具体是哪天并没有记载。
所以如果想要与建奴争夺山东,就得动手了。
崇祯便又开始扒落眼前的人手,一起溃围的几个文官除了金铉、王家彦,都已经留在了南京,四个勋贵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查案还行,让他独当一面当个山东总督,那肯定就是在害他。
挑来挑去,还是没有一个堪用。
就在崇祯想着要不要发急递让南京调个人来的时候,高起潜兴冲冲过来。
“锵”两个夷丁上前一步拦住高起潜,并将明晃晃的弯刀架在他脖子上。
“万岁爷。”高起潜急得跳脚道,“太子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有消息了哇定王还有永王也有消息了”
“太子”崇祯挥了挥手。
夷丁收刀退后,高起潜这才得以近前来。
高起潜喘息道:“万岁爷,河南巡按御史陈潜夫遣飞骑急报,说是他在曹县附近接到了太子殿下,这会正往徐州来。”
多尔衮去了一趟张家口,回来的路上再过昌平州,便带着护军顺道过来天寿山看看。
还有洪承畴、宁完我以及范文程等三个汉臣随行。
多尔衮虽然深恨皇太极抢走了他的皇位,恨到皇太极的妃子他都要夺过来,但是政治上却全盘继承了皇太极的理念,对汉人降臣尤其重视。
遥望着分布在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多尔衮忍不住朗声吟道:“古今多少帝王事,都付后人笑谈中,煌煌大明终究是气数已尽。”
“是啊。”范文程道,“今后就是我大清的天下了。”
洪承畴稍稍犹豫了下还是说道:“摄政王,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你是想劝我取消剃发令是吧”多尔衮哂然道,“剃发易服乃是祖制,太祖朝就定下的铁打规矩,谁敢轻废。”
洪承畴皱着眉头道:“剃发易服的祖制自然要遵循”
“那就继续遵循吧。”洪承畴还没说完就被多尔衮打断。
洪承畴便只能郁闷的闭上嘴巴,但是内心却又十分困惑。
心说多尔衮在其他事情上显得十分的英明,为何在剃发易服上如此固执给汉族官绅百姓剃个金钱鼠尾发式真有这么重要
多尔衮狠甩一马鞭,催马扬长而去。
百余骑护军也纷纷催动战马跟上去。
范文程来到洪承畴面前,小声说道:“亨九兄,摄政王这么做自然有他的考量,你我就不必再劝了,静观其变就是。”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