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从军第(2/2)页
“回陛下,南边来信了,秋意浓凿穿了秦淮河,尉迟宝藏永沉水底了。”李辅国递上密函说道。
听了好消息,弘道帝心情大好,大笑了数声后忽然问道:“慕家那小丫头呢”
“回陛下,那小丫头月前便回山给张鸦九祝寿去了。”
弘道帝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内库里还有一棵千年参王,你命人送去铸剑山,就说皇后送的,辅国可明白朕意”
李辅国揣摩弘道帝心思一辈子了,哪能不知老皇帝的心思,不由躬身道:“老奴懂,老奴定然找个机灵点的,给陛下办得漂漂亮亮的。”
弘道帝点了点头,望着李辅国说道:“齐王最近很能折腾,手都快伸到金吾卫了,叫祖不弃日夜兼程给我赶回来。还有,太子手下不是有一个勇士吗,等祖不弃回来,你找人上奏举荐那勇士近右金吾卫。哦,对了,通知柳才人,朕今晚在她那过夜。”
“老奴记下了。”李辅国躬身告退。
李辅国对老皇帝的心思了如指掌,这柳才人是李辅国按照慕品山的画像,命人在民间寻来的女子。李辅国既然无法把慕品山弄进宫,就只好先找个替代品,哄老皇帝开心了。
弘道帝见李辅国离去后,却并未直接去柳才人处,而是又把案上的折子拿了起来。只见弘道帝每一份折子都看的很细,直到将所有折子看完,并分成两份,一分很薄最上边的是济南郡的折子,另一份折子却很厚。
弘道帝面无表情,手指敲打着那份很厚的折子,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弘道帝不到花甲年岁,还没老到昏聩地步,手中的江山他还不想拱手让人。弘道帝这些年殚精竭虑的想把国家治理好,可他胸无大才又刚愎自用,这大乾在他手中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弘道帝在位的这些年,大乾朝也是出了几个能人,献了许多良策,可那些人也好那些计策也罢,都被弘道帝扫地出门了。不是弘道帝眼瞎,也不是那些计策拙劣,而是不和弘道心思。
在弘道帝眼中,这些能人的计策都有一个共同毛病,那就是想要把大乾从泥潭中拉出来,必须要徐徐图之,花上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根除顽疾。这可就不和弘道帝的心思了,弘道帝不想等,他想快刀斩乱麻,手起刀落铲除世家军阀一劳永逸。
想法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弘道帝一路磕磕绊绊,终究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弘道帝眼看着便要迈入花甲之年,可他还不想放弃,还想最后在搏一次。最近几年弘道帝通过李辅国的手,在各大世家和军中都安插了人手,就是想来个一锤定音。
任命南宫守为归德将军兼河南郡督尉一职,可不是弘道帝临时起意,只是南宫守正巧撞在这个节点上,其实若无南宫守,弘道帝也会另外安排他人的。
弘道帝就是要看看你东都王家是个什么反应,若反那就直接派兵灭了你王家,来个杀鸡儆猴。若是不反,你王家没了军权,那就是案板上的鱼,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弘道帝走出神龙殿,望着染上一层白的皇宫,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