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体验派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体验派第(2/2)页
“增加关注度啊”

    “这种榜单给钱就能上,买榜的意义在哪”

    “意义就在你不买,就没你的名字”

    宁昊愣了半天,许是忙了一晚,脑子有点迟钝,一时之间竟不知怎么回答

    沈林继续吃饭,宁昊看了他一眼:“拍完v,你就出道了吗”

    “差不多吧,不过老毕很尊重我,我说了要去医院体验生活,他同意了”

    “同意了那怎么宣传”

    沈林耸肩:“不知道,没准是想效仿朴树”

    朴树,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没怎么宣传,盗版都不知道这么个人的前提下大卖了62万张

    就不推你这个人,先推你的唱片。

    “体验生活还要去医院”

    “我要演个癌症患者得知道癌症截肢患者的正常形体动作,了解他们的心理,否则,我怎么演”

    “体验派”

    “差不多”

    全球表演派系大致分为三路,表现派、体验派以及方法派。

    这三者有什么区别

    简单说来:

    表现派:用外在的表情、肢体、语言、音调的控制表现来体现塑造人物。

    体验派:找内在的体验、寻找并借助人物的心理依据,从内到外地表现塑造人物。

    方法派:脱胎于体验派,强调台前幕后都保持与角色一样的心理状态,从内到外地变成“那一个”

    不好理解

    理解了吧

    艺术类院校,或者说表演系跟一般高校不一样

    一般的大学,有的人是学霸,立志把所有奖学金拿遍然后考研。

    大多数人就比较随性了,怎么开心怎么活,有人玩游戏、有人谈恋爱

    沈林之前看过一篇杂论,说了这种现象,而且批评:也许,这就是梦想之所以只有一小撮人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人都被环境慢慢同化,死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表演系不一样,中戏表演系每年招生,本科班就找二三十人,可以说是整个中戏管理最严格的一个班级

    大一时候,除了出晨功,见天在排练室待着,排小品,就算出去玩,也要上交观察日记

    这个观察日记就相当于我们经常说的案头工作。

    沈林现在就拿了个本子在采访医院的医生,是一主任,陈婧帮忙联系的。

    大概了解一下截肢后的病人们生理周期还有病毒扩散造成的身体反应。

    “大部分需要截肢的患者,都因对肢体残缺而引起的自我形象的改变和部分劳动能力的丧失,表现出恐惧和狂燥。主要症状为大喊大叫,行为暴力,或者自尊下降,害怕与人交往和无助感。”

    “无助感”

    “对,面临问题时所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我懂”

    沈林记下这个词,然后问:“那我设定角色是一个狂放自大的男孩儿,喜欢翘着腿坐甚至叼着烟,但是不抽,可以吗符不符合实际”

    医生点了点头:“可以,而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身边人的态度”

    “身边人”

    “我们医院每年有很多癌症患者,患者本身痛苦,与此同时,附加痛苦给身边的人,尤其是亲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