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四章 钛合金的模型?  大国军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 钛合金的模型?第(1/2)页
“我们大马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加上全球面临的威胁与日俱增,这些原因,让我们的亚洲防务展能够成功举办,这次,是我们第四届亚洲防务展,我们可以看到,这已经不仅仅是亚洲的防务展了,全球各地的军火商都云集于此,一共有四十六个国家,上千个厂商,前来参加我们的防务展,让我们的亚洲防务展,变成了世界性的防务展。”

    今天是4月19日,防务展的开幕式,由著名的拿督斯里纳吉主持,他的声音,随着广播,在整個防务展的上空回荡着。

    在室外展区,明州船舶工业展台外面,已经围起来了一群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穿着军装的军人,少数是胸前挂着牌的记者,这些人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军舰模型吸引过来的。

    照相机的镜头,对着这个大型模型一通狂拍,而明州集团的设计师杨大伟,正在指挥着几名手下的小伙子,给四周的人发传单。

    “我们这是最先进的f40t外贸型护卫舰。”在这艘军舰模型的舰首处,秦涛站在舰炮的旁边,给在场的人做介绍。

    许正阳站在他的旁边,目光警惕地望着人群,如果那个身影再次出现的话,他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秦涛的身形稍稍显得有些臃肿,穿的西装都是大一号的,因为里面穿了防弹衣。当然了,对方真的敢在这种场合下动手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小的,这防弹衣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

    在人群之中,也有几名化装之后的安全人员,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就会果断采取行动。

    此时,该介绍的东西,秦涛还得介绍,毕竟,他们明州集团千里迢迢的过来,是来做生意的。jujiáy

    当然了,他要介绍的这些东西,宣传册上都有。

    人群之中,一名记者高声喊道:“请问,你们这艘军舰上的防空武器在什么地方”

    “该不会是用那几座ak630来防空吧”

    “当然不会,我们这款军舰,使用的是垂直发射系统的舰空导弹,拥有全向防御的能力,现在,请我们的工作人员打开侧舷,让大家看个清楚”

    这军舰模型的侧舷,居然还能打开

    众人的目光惊讶,望着巨大的军舰模型,然后,就看到侧面的板材边缘,有人开始拧上面的螺丝了

    这模型也太奇怪了吧

    所有人都无比的好奇,看向那个口子。

    “请问,你们这艘军舰,是用什么制作的”

    这样一个大家伙,如果用钢铁焊接出来的,恐怕有上百吨了吧一辆拖车是拖不动的。硬纸板的那人不可能踩上去啊木头的

    木头的可能性最大,结构轻便,也能承载人的重量,但是看这军舰的色泽又不像,表面是金属的光泽啊

    铝合金不太可能啊,要是铝合金的话,那得多贵

    看着这些观众们好奇的目光,秦涛淡淡地说道:“这艘军舰整体是用钛合金打造的。”

    钛合金

    这下,所有人都轰动了。

    钛合金的贵重,他们是知道的,如果用钛合金来打造这样一艘军舰模型的话,会花多少钱

    几亿,几十亿

    明州船舶工业集团也太强悍了吧居然这么舍得花钱

    看着下面这些人的眼神,秦涛感觉到非常的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明天的报纸,今天晚上的新闻,都会对明州集团大肆报道,原本如此个头的军舰模型,就已经能吸引眼球了,现在,大家伙才知道,这模型居然是用钛合金打造的

    就算是现在,消息已经在飞速传播开了,无数的记者,观众,正在从室内展区出来看热闹。

    钛合金军舰模型,从来没听说过啊

    这当然用的还是老毛子废弃的钛合金,运到了明州集团之后,其中的一部分用来打造深潜救生艇,但是还有很多的剩余,于是,秦涛大手一挥,先做个钛合金模型,拿去显摆

    反正就是敲个壳子,只要在折弯机上操作一下就行,至于装配,也没有动焊接直接用的是螺丝钉连接或者是铆接,回去之后,拆开还能干别的。

    此时,侧舷的那块盖板被拆开了,果然,一个人轻轻松松的就把那块盖板给拿起来了,看那厚度,就知道肯定是相当轻巧的金属。

    军舰侧舷内部的结构也展示出来了,前面是舰炮下方的供弹机装备,后面就是方形的垂直发射筒。

    此时,刚刚提问的记者也已经拿到了宣传册,双版,当他看到上面的数据的时候,再次被震惊了。

    “射程四十公里的导弹这怎么可能你们不是只有海响尾蛇吗”

    “对啊,这国产的四十公里的导弹,又是什么”

    “各位,你们不是最专业的军事记者吗怎么连这个都不清楚”秦涛看向了那些记者:“我们国产的射程四十公里的导弹,在三年前的国际防务展上,就曾经公开露面的,它还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凯山。对了,如果你们想要了解的话,可以去室内展厅,我们的凯山系统,在室内展示着。”

    凯山

    “你们的凯山导弹,不过是萨姆2导弹的改款,性能很差劲用它来当军舰的防空导弹,这就是在糊弄人”

    下面的人群之中,发出了一个声音。

    许正阳锐利的目光望过去,一下子就把那个发言的人辨认出来了,大脑里就像是计算机的比对程序一样,嗖嗖地比对了出来。

    南泡菜国,现代重工的技术主管郑宇哲

    这家伙,是来砸场子的

    “秦总,南泡菜国的人。”许正阳在秦涛耳边小声说了一句。

    秦涛点头,好啊,没问题,一会儿,咱们也去他们那边砸场子

    “这位先生,您的理解有错误。”秦涛看着那个说话的方向:“现在,我们给大家展示一枚凯山导弹,大家就能知道和萨姆2导弹的区别了。”

    秦涛挥挥手,身后的工作人员弯腰低头,直接打开了其中一个发射盖,把里面的导弹模型给抽出来了。

    弹体粗壮,中间四个大面积的弹翼被展开,底面四个弹翼戳在地上,正好当个支撑。

    所有人都被惊到了,这模型,也太逼真了吧不仅仅有内部的导弹发射筒,里面居然有导弹

    不过,这个模型出来,质疑也就不存在了。

    因为这导弹的外观,和萨姆2导弹根本就不一样啊

    萨姆2导弹是细长的,前后分成两段,后面的助推器更长,现在呢这模型和霍克导弹倒是有八分的相似。

    “大家既然能来到亚洲防务展,那就应该是专业人士,大家看看,这款凯山导弹,和萨姆2导弹一样吗”

    下面的人纷纷摇头。

    “看到了吧没有任何的相同之处”秦涛说道:“这位先生,您所谓的我们的凯山导弹是萨姆2导弹的改款,是从哪里听来的”

    郑宇哲红着脸,没有说话。

    导弹的外观,的确不像啊,他要是再说什么,估计会被人鄙视的,要是被认出来了,岂不是连他身后的现代重工,都要被一起鄙视了

    不能说,不能说。

    秦涛笑了笑。

    “外界对我们中国的军工,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每当我们发明出来一款新的武器,总想给它找个爹,其实,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只要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外行,才会胡编乱造。”

    郑宇哲憋着,不敢开口。

    “当然了,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红旗2防空导弹,也就是萨姆2导弹的仿制款,这款导弹经过几十年的服役历程,现在已经到了淘汰的边缘了,所以,我们的科技人员,将它改成了地对地导弹,继续发挥余热,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到室内展区,我们中航科技的展台那边去看,价格非常便宜。”

    顺带着,秦涛就给这款导弹做了个广告,之后,继续说己方的项目。

    “我们这款凯山导弹,拥有四十多公里的射程,具备中程防空能力,选择了它,就能给整个舰队保驾护航。当然了。由于某些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所以,我们也有不同的搭配方案。”秦涛开口说道:“大家可以翻开宣传册第二页,我们的防空导弹系统,就换成了刺猬。”

    刺猬

    很多人没听过这个称呼,当他们翻开第二页,看到那熟悉的导弹的时候,就辨认出来了。

    “san7不是叫牛虻吗”

    “不对,这导弹的射程怎么会接近四十公里明明只有二十多公里啊”

    看着这些人疑惑的样子,秦涛介绍了起来。

    “各位,我们在研制这款防空护卫舰的时候,和大毛进行了协调,决定引进他们最新款的导弹系统,这是在施基利,也就是你们叫做牛虻的导弹系统上进行了改进,提升了射程。这样也是为了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秦涛的脸上带着笑容:“有的用户追求性价比,那就选择莪们自己产的凯山系统,有的用户追求高性能,那就选择来自大毛的刺猬。”

    刺猬导弹系统,是大毛的名字,西方会给一个san12灰熊的编号。不过,这个是在导弹服役之后才有的。

    现在,这款导弹才刚刚出现,还没有安装到军舰上面,所以,还没有任何的编号。

    大毛最新款的防空导弹

    谁还敢说性能不可靠谁敢说质量低下

    两款不同的导弹,树立在甲板上,完全等比例的模型,长度就是半米多,秦涛一手一个,举了起来。

    “各位,我们有多种配置方案,总有一款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想要便宜的就是用凯山,想要高性能的就要刺猬,如果你既要便宜,又要高性能,那么,请回去躺在床上睡觉,只有梦里有”

    这话一出,下面哄堂大笑。

    “秦总,请问你们还有其他的配置方案吗”

    就在这时,下面又一名记者开口了。

    这是一名女记者,东方面孔,身材窈窕,凹凸有致,一头长发清汤挂面,脸上更是带着甜甜的笑。

    “当然有,如果用户喜欢的话,还可以加入其他的西方装备,比如美国的k41发射系统,但是我们只负责总装,不负责谈判。”

    “也就是说,贵方主打的产品,还是以大毛的风格为主了我们可以看到,桅杆上的顶板雷达,舰桥两侧的眼罩,正前方的音乐台,都是大毛的产品。”貌似咱们的红旗16的目标照射雷达绰号眼罩,不知道老毛子的这个是不是也是这个绰号。


第三百五十四章 钛合金的模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