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通难敌天数第(2/2)页
,就连凡人的庄稼、牲畜也将受到庇护和福懋。
然而,道统不可能不犯错。
一旦犯错,就会积累因果。
因果不断叠加,孽障随之而生,孽障达到一定程度。
天下积弊丛生,人族困苦不堪。
种种灾害频发,种种不详之事层出不穷。
终于孕育出邪祟,让远古的凶孽破封而出,甚至诞生出属于道统自生的凶孽
在这样的时候,纵然是圣人也不愿轻易涉足其中。
至于凡人在道统衰微之时,只能自求多福
所以,一直以来,哪怕是圣人,也对当初的人族圣皇与圣帝们,封禅天地时,与天地对话,然后出现的天人感应非常好奇。
因为,圣人们发现,天人感应的种种衍生物,在道统昌盛之时,只能算锦上添花,甚至可能是烈火烹油
然而,道统衰微时,天人感应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却不仅仅是釜底抽薪、落井下石那么简单了。
自人皇会元以来这数百万年的人族历史,只有两位圣王,能扭转道统衰亡,气运跌落,中兴道统,更进一步
一位就是少康,少康中兴,让夏后氏一举踏入帝朝
又经过几代人皇前仆后继,夏后氏一举突破圣朝的门槛
最终甚至摸到了天、朝的大门
另外一位,则是盘庚。
盘庚中兴,让本该灭亡的殷商道统再次辉煌,也让本该终结的会元,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殷商因之踏入帝朝
殷商之君,于是以天干为名。
殷商之君在南瞻部洲,几乎就是昔日的人皇。
然而,少康、盘庚之外的人,无论怎么挣扎,都是注定灭亡。
越挣扎,越痛苦,也越绝望。
本会元的姬周道统,便是明证
圣人法眼,照见着那一头肥遗的身影。
道心之中,无数念头纷纷而起。
通天教主的手,却松开了紧握着的青萍剑。
因为他知道,肥遗是天地因果规律的一部分。
圣人强行干预,非但不会有好结果,很可能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因果反噬
所以,华国众生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智慧、勇气和牺牲来面对。
就像少康与盘庚时代的人民一样。
这也是天道的本意。
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
也如截教大道为天地众生截取的那一线生机,从来都不会主动出现。
只有最勇敢,最坚定,最勇毅的人,才能在无数危机之中,抓住那转瞬而逝的生机。
这就是人必自救而后天助之的道理
干预正常的因果循环规律,通天教主已经试过一次了。
封神大劫,已经证明,神通不敌天数
神通之士,顺天者易,逆天者难
所以,圣人只是注视着那一头头新生的肥遗。
通天教主知道,肥遗其实并不可怕
因为这种因果孽障造化的邪祟,是有寿元的。
而且它们的寿元极其短促。
寒风一吹,这些看似不可战胜的邪祟就会一个接一个的死去。
春发、夏长、秋出、冬死。
这是天地的自然规律。
也是肥遗不可逆的天数。
真正让肥遗可怕的是祂们的出现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干旱、歉收。
还有随之而来的其他邪祟。
肥遗之后,旱魃出世,隅怪从出,鸣蛇破封。
旱魃,是干旱的造物。
隅怪则是旱魃肆虐的结果。
而鸣蛇,则是旱魃与隅怪肆虐共同造成的后果。
换而言之,其实只要能击败旱灾,解决旱灾带来的歉收问题。
旱魃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旱魃不存,隅怪就是无根之木,鸣蛇破封更是无稽之谈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