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八章 圣人讲道(2)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八章 圣人讲道(2)第(2/2)页
,通天大抵当处于已经接近,明白,并看到了那些可以被其看到、接触的大道奥妙。

    但他应该还没有证得其中玄妙,并化生为己所有。

    因为,若是到了那样一个境界。

    就与道祖昔年紫霄宫讲道时一般了。

    紫霄宫讲道,道祖可是定下了日后的六圣格局。

    此乃为天地立法

    甚至,可以说

    吾,既是天地

    显然,通天现在是远远不及的。

    他若已经到了这样的境界,以通天的脾气,哪里还会和阐教元始、西方二圣客气

    怕是直接将因果逆转,甚至倒果为因。

    将他的弟子门人,一个个的都从那昔日因果之中解脱出来。

    纵然不能,至少,也能强行改变天地规律,叫阐教、西方教低头

    更重要的是,老君明白。

    现在,已经是人道的天地了。

    人道洪流,席卷三界,天人感应无处不在。

    如今,再也不是洪荒旧日。

    只要修为足够、积累足够、功德足够,就可以证道、破境。

    在这个人道的时代,圣人的道果,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天人感应的一部分。

    所以,圣人想要更进一步。

    就需要道统来为器。

    道与器相辅相成,互相升华,互相成就。

    这是最好的时代。

    因为圣人们,可以通过道统,来实现超脱。

    不会再和道祖一样,功败垂成。

    不得不放弃自我,与大道相合,成为天道圣人。文網

    在理论上,圣人只要将其道统,升华为天朝。

    便可以如同修士飞升一般,超脱于天地束缚,打破一切限制,证得真正清静

    但,现在也是最坏的时代。

    因为,自从人皇劫后,诸圣通过两个会元的观察和见证。

    他们已经清楚的明白,道统的升华,何其艰难

    阐教的姬周道统,在人间整整三十六万年,最终落得了一个礼崩乐坏,因果氤氲,业障溢满的下场。

    哪怕,这其中有着阐教自身的算计的缘故。

    其艰涩也足以让圣人惊讶

    而,老君至少知晓一个事情:通天在人间的道统,或许很昌盛。

    但他还远远没有一统南瞻部洲。

    南瞻部洲未能一统,道祖就不能真正的萌发。

    连王朝都不算

    一个道统胚子而已。

    显然,一个道统胚子,并不能让圣人道果升华。

    更不用说,迈出那从壹生贰,从无名而至有名的关键一步

    念头至此,老君圣人便又与女娲圣人对视一眼,然后微微颔首,与圣人致意。

    在这视线交汇的刹那,两位圣人的念头,已经互相交换了认知。

    “女娲师妹,虽是妖教圣人,对天地大道感悟,与吾不同,对老师昔年讲法所言微言大义,与吾理解也不相近”

    “然而其看法,大抵与吾类似”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诸圣的道,虽然都不相同,但终点和追求都是一致的超脱

    所以,见解可以不同。

    但认知和感受是相同的。

    “通天如今的境界,当是处于龙汉初劫后,紫霄宫讲道前的老师”

    “错非是天人感应的存在,恐怕,通天如今已经能如昔年的老师一般,为天地立法,执三界之威权,号令自如了”

    “不对不对”

    老君圣人勐然开悟,念头不断跳动,元神剧烈震荡。

    在这个瞬间,一个之前一直被圣人所忽略甚至遗忘的东西,从尘封的神念中,挣脱出来。

    当即在念头中显化。

    “谁说,旧年洪荒,就不存道统之事了”

    “紫霄宫讲道

    ”

    在今日之前,这个一直以来被老君的念头和道心,刻意忽略或者说刻意的遗忘的事情,终于被他发现。

    老君知道,这意味着他的大道道果上的尘埃,被吹散了一些。

    于是,这些被尘埃刻意掩盖的东西,才暴露出来,为他知晓。

    “老师昔年在紫霄宫传道三千不就是一种建立道统的方式”

    “不过,这种方式,因为人族文明为载体,也缺乏人道洪流的加持,所以显得有些孱弱”

    “但老师,显然就是通过传道这一最初的道统,才将道果圆满到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的境界吧”

    想到这里,老君圣人道心的许多困惑,顿时迎刃而解。

    而新的念头,随之诞生。

    “这么说来,玄门就是老师的道统”

    老君圣人严肃起来。

    “难怪元始一直对通天愤愤不平”

    “是因为老师将混元拂尘留给了通天”

    “也是”

    “元始素来性格高洁,焉能受如此刺激”

    老君倒是对此不太在乎。

    因为,人教之道,乃是清静无为,乃是不敢为天下先,乃是弱者道之用,乃是不争

    道心之中,碎碎念着。

    老君的眉头,却悄然皱了皱。

    “这通天,为何还不开讲”

    “时间都已过去数十息了”

    于是,老君狐疑的再次抬头,与女娲圣人对视了一番。

    两位圣人的念头,在无声中交换了一下彼此的猜测。

    “通天师兄,是否是在疑虑,自身所讲,过于艰涩玄奥,恐群仙难以明悟”

    这是女娲圣人对此的看法。

    老君则认为:“通天素好脸皮,如今踌躇,怕是在酝酿着震动三界之事罢”

    两位圣人虽然看法不一,但,都认为,他们的师弟师兄,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定是惊世骇俗的大道之论。

    两位圣人却不知道,此时此刻,端坐在云团所化的蒲团上,他们认知中的师弟师兄,现在已经慌得一批。

    原因很简单。

    老神仙虽然教授了他微言大义的神通。

    他也大概学会了。

    但等他屁股坐到蒲团上,却不知道,应该讲什么了

    两位同级别的圣人在侧。

    他肯定不能讲,那些老神仙教授他的道法神通或者他自己感悟的那一点微末理解。

    这是班门弄斧

    他也没办法和在华国一样,讲数学,讲物理。

    “怎么办”徐吉急的和热锅上的蚂蚁,没有什么区别了。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灵光一闪。

    “是啊”

    “我可以讲这个”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