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论书山  赤心巡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论书山第(2/2)页
姜望不说话了。
    今天也不是聊书法来的。
    蒙童继续道:“我是看你行笔之间有几分相似,但未得其神,不能确定,故有此问——”
    轰轰轰!
    浪潮咆来忽如龙。
    惊涛骇浪撞进此间来,冲书桌,溃方凳,将那读书的人影都撞碎。掀翻此世也!
    潜意之海,广阔无边,姜望独行海面。
    他负手而立:“先生莫要说书法了,讲得浅了你不尽兴,讲得深了我不懂——咱们来个痛快,如何?”
    子先生的笑声在海水中荡漾:“姜君真是快意人!此般朝气,令我艳羡——便试剑!”
    比言语更直接的是动作,姜望抬步而行,立刻履水如镜,整个潜意识海,自此寸澜不生!
    子先生的声音受此压迫,也有几分失真:“余幼时鲁钝,有志于学,然而书不成文,读不成章,师长都以为朽木,遗我束脩于晚桑……幸得一老叟,每日授一字,为我开蒙。”
    镜水之上,立起一孺童,手提木剑,面带微笑:“原来我非愚鲁,是生而见真,被那些无用之文字,迷惑了眼睛。是庸人不够教我,而以我为庸。”
    “往后我每思幼时,有教无类,不怠贤愚。”
    这孺童抬起木剑,发起决斗的邀请:“姜真君剑魁天下,试此孺子剑。”
    冥冥之中,有如此清晰的感受——
    年轮五转,过则不入。
    竟只能孺子对孺子!
    并非是以现在的觉知,驾驭五岁的身体。而是只能以五岁时的那个姜望来对决,
    子先生的力量神乎其神,好像百无禁忌,可以在任何秩序里存在,还能在其中切分……建立自己的秩序。
    就像这片潜意之海,明明被姜望的意志掌控,他也能自在地游走其间,并建立特别的决斗规则。
    这种力量关乎于“礼”,也关乎于“矩”。
    姜望微微抬眸。
    凡于斗剑,无所不应。
    哗啦啦!
    天空仿佛河流涌动。
    有一个跌落水中的孩童,一路下坠,跌到了海面上。
    这孩子爬起来,手上也抓着木剑,一脸倔强,微微抿唇。
    正是儿时落水的小姜望。
    “我幼时少读字,不解书,多看画,辨药材……但却是握着剑长大的。”小姜望笑道。
    “剑也无名,我父削之。”
    就此涉水而前,纵剑相斗。
    镜水无波,两小儿戏。
    “所谓字如其人,非以见品性,是以之见恒心。”子先生的声音道:“所谓观剑而知人,是于死生之地,见真性如何——今与汝决,试问剑魁。”
    姜望拔身如水上松,剑气纵横,亭亭如盖:“我与先生坐而论道,就论出剑魁来,想来司阁主很难认可。”
    子先生笑了笑:“官长青也曾求剑拜山。你若赢我,司玉安必无异议。”
    姜望终于明白,什么叫岁月长久。
    儒家这位圣人,端坐书山之巅,从古老的年月到如今,也不知落了多少颗子。从兵仙杨镇,到失落祸水的剑阁官长青……
    天下兴亡,史书翻页,不过是他一杯热茶,半盏晨昏。
    心下暗惊,却只是笑道:“应无明议,当于腹诽!”
    子先生也哈哈大笑。
    镜水之上,又立起一少年:“余十四,已知学无涯。初见血,江海藏锋。自以为天下之大,当魁少年。”
    其人手中提剑,而年轮十四转。
    姜望负手不动,只自眸光中,走出一个十四岁少年——
    那年他刚刚考进枫林城道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外院弟子。
    那年他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父亲。
    十四岁眉清目秀的少年,没有说任何话,只是提着剑往前。
    这一年的他,没有太长远的理想,只知道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就像他答应了父亲,一定要考进道院。
    镜海之上,又一霎光转,落成了九座光门。
    年轮在这一刻并不体现,门楣上清楚地刻写着不同的境界——
    游脉,周天,通天,腾龙,内府,外楼,神临,洞真,衍道。
    “与君斗剑十一场,入此门中,生死不论。”
    加上五岁场和十四岁场,子先生同时开启了十一场斗剑!
    这是要与姜望决于现在,也斗于过往。
    一生道途分高低!
    姜望只是笑:“为何超凡之后,此般战场,不再以年龄分界?”
    “因为二十三岁之后的姜望,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他同龄争锋——即便世尊再世,儒祖苏醒。”
    “实言悦君之耳,叫我赧颜!”
    子先生的声音也在笑:“但我既然能够制定规则,肯定要为自己找一些赢面。”
    “割门而出,自是手段。搭起高台,本即良方。”姜望抬步往前:“便如先生所愿。”
    他每往前一步,在他的身体里就走出一人。
    青涩的姜望,白发的姜望,风尘仆仆的姜望,崭露头角的姜望,意气风发的姜望,光彩照人的姜望……
    尽入门中。
    最后只剩衍道境界的姜望自己,将负后的手,拿到身前,拿起了薄如蝉翼的薄幸郎……轻轻推开了门。
    门后也是一片海。
    并非意海,倒像是学海。
    但与现今镇在祸水的学海又有不同……
    若说学海是古往今来无数儒生的智慧体现。眼前这文气汹涌之海,则有一以贯之的灵光存在,乃一人之文心!
    旧色儒衫的子先生,便坐在这片文海中间,笑眼看着姜望:“活得久了,书读得多了,就稍微懂得多一些,不敢比天骄少年。”
    自以文海为学海,意成小洞天!
    姜望佩服不已。
    他佩服的并非这般力量,而是这等学问。
    他是苦读而有积累,一直都在努力弥补早年不足,很明白学成如此,要下多少苦功。
    子先生投入的岂止是年月?
    “若比背书,我已输了!”
    姜望笑着提剑而前。
    但这毕竟不是比学问。
    他不管前面的十场如何,这一场他必魁胜。
    坐于文海的子先生,也笑着提起一柄文气所铸的剑。
    刺——啦!!!
    子先生惊讶抬头——
    这片文海被刺破,天隙开来如天门。
    灿烂的金光之中,自此门后,走出一尊金冠金发金眉金眸的姜望!此尊面色淡漠,眸如镜恒,白色天火绕霜披,在空中招展,身成金性如永恒,于此世为尊。
    天海为其开拓,文海为其涌波。
    古往今来无此真,登于绝顶再绝顶,其乃天道剑仙!!
    就是这一句对话的工夫……
    洞真之门,已堪破!:sjwx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