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燕归巢第(2/2)页
了。姜望迷迷糊糊地想。
“我让你入定放空心神,就是要你最纯净的道元,要让你的剑在诞生之初,就通过道元感知你。而后让你锻打剑坯,是为了贯彻你的精气神,个中三昧。”
廉雀掐诀如飞,表情痴狂。
“所以我不必再问你。这就是你最想要的剑器”
“现在,你可以给它取个名字。”
姜望勉强抬眼看去。
眼前骤然一亮
仿佛被什么刺痛了眼睛,竟流下一滴泪来。
在姜望的眼前,根本还看不到具体形状的剑坯在炉火中升起。
但那种锋利,那种气息,已经牢牢吸引了他。
这个瞬间千百个画面在脑海中回转。
就像是无处回避的月光,当你看到它的时候,就已经被它所笼罩。
在灌输道元和锻打剑坯的时候,他都完全的放空了自己。
眼前这剑坯,在某种意义上,是他内心深处的映射。
而埋藏在姜望内心深处的,是什么呢
是那一轮永不能触及的明月,是渐行渐远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再回去的故乡。
姜望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动情地说道:“就叫它长相思。”
“长相思。”
廉雀呢喃着这个名字,怔怔地看着剑坯。
没有哪个真正的铸兵师对自己所铸兵器没有感情,但他的的确确在这一柄还未完全成型的剑器身上,感受到了触动他内心的东西。
当年廉氏所在的故国原址上,立着如今的夏国。
但夏国并非是覆灭廉氏故国的国家,那个在夏之前的国家,已为夏国伐灭。仇恨也找不到方向。
故国破灭时,廉氏举族逃散,迁至齐国。
此后多年,廉氏是异乡之客,廉家人是异乡之人。
起先廉氏根本得不到本地齐人的认可,饱受排挤。也得不到齐国朝廷的信任,再优秀的子弟也无法被委以重任。
因为思念故土,而故国在南方。廉氏将所筑之城,命名为南遥。
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来,旧国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中,廉氏也凭借着在铸兵师间日益上升的声誉,渐渐在齐国挣得一席之地。
但歧视从未消失,隔阂始终存在。
当初在满月潭外,重玄胜让姜望不必忌惮廉氏,虽然是对朋友的支持,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这种现象。
在很多廉氏族人心中,他们也有一个永远回不去的故乡。他们永远是异乡的人。
廉雀缓缓收决。
将一团包裹着剑器的光,放到姜望手上。
那像是将一束月光交付。
光芒散去。
但见,
剑茎微扁,剑格似满月。
剑箍纹路,如相思纠缠。
剑脊挺而直,剑锷锐而薄。
剑从可见寒光流泻。剑锋反倒神华自隐。
以色论,剑柄如墨,剑身似雪。不见半点瑕色。
剑脊之上,靠近剑格处,铭有齐文三字。
曰为:燕归巢。
剑名“长相思”,剑铭“燕归巢”。
长相思
代姜望于南遥
长相思,燕归巢。
霜月贮酒三月醉,
繁花如妆柳如腰。
愿将归期寄去燕,
东奔西赴总迢迢。1
越过千山凭一心,
千山过后双翅老。
看遍房檐无一是,
春燕飞回不得巢。
徘徊故城空作啼,
四时已尽寒暑消。2
欲问乡人家何在,
失乡之人在南遥。
长相思,总如刀。
注释:
1庄国在齐国西方。
2四时已尽,是因为枫林城永远停在了那个时间,再无春夏秋冬。燕子不用再来,也不用再去了。
总觉得应该有一首诗,配这柄剑才好。所以代入姜望的心情写了。姜望本身不是一个舞文弄墨的人,这首诗也不代表他会有这方面的才华。纯粹是我“替他”有感而发。同时也希望读者更能体会到这些情感。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