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警示史可法  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警示史可法第(1/2)页
精神领袖出马,东林诸人狂喜。

    钱谦益才华横溢,有他舌战,或许有一线转机,最终首辅之位花落谁家尚不可知

    朱以海等人也是翘首以待,等着钱谦益提及藩王封地一事转移话题,挽救史可法。

    钱谦益轻咳一声,出班奏道:“臣观三十年来,文臣出镇,克奏肤功者,孙承宗后马士英一人耳,当为首辅”

    震惊大写的震惊

    群臣再度哗然,东林党诸人更是口瞪口呆,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什么骚操作

    钱谦益不是我们东林党人吗先前竭力鼓吹立潞,为何摇身一变为马士英唱赞歌了

    人心隔肚皮,没想到隔这么厚的肚皮

    “牧斋,你你怎可”礼部左侍郎姜曰广张了张嘴,又叹气退了回去。

    钱谦益的骚操作,朱以海直呼牛逼这刀子捅的专业啊

    果然水太凉的投降,并非历史偶尔,本性如此而已

    周王叫道:“这家伙说好的帮我们说话呢”

    “狗日的钱谦益”潞王朱常淓眼睛都红了。

    他知道,自己与钱谦益的友谊尽了。

    什么东林党魁,大儒贤者,去你娘的

    史可法书信一出,加上东林党自己内部都翻车,首辅之位已经没有争下去的意义了,他们一个个偃旗息鼓,咸口不语。

    曙光破晓,晨阳照耀在宫殿群万片黄色的琉璃瓦上,紫禁城中的温度渐渐上升。

    奉天门御座上,弘光帝胖嘟嘟的额头满是汗水。

    身为一个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大臣爆黑料,弘光帝委屈的差点哭出来,再度求助太监卢九德。

    卢九德俯身轻声安慰,耳语了几句。

    弘光帝脸色方才好转了些,沉声说道:“依照廷臣会推,朕任命凤阳总督马士英加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衔,仍任凤阳总督。”

    目光扫向史可法,他有些不情愿地说道:“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办事。”

    似乎是忘了台词,弘光帝想了片刻,又道:“吏部尚书张慎言,礼部左侍郎姜曰广,与原礼部尚书王铎,工部尚书高弘图,四人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六部各衙门官员任命,交由内阁商议安排。”文網

    如此,马士英成了内阁首席大学士,还掌管兵部,史可法虽也入阁,但只是挂名礼部尚书。

    御史李沾等人狂喜,高呼“陛下圣明”。

    诚意伯刘孔炤等勋贵亦是趾高气昂,抬着鼻孔看向东林诸人。

    而东林党人,只能无声叹息。

    史可法还是沉默着,他对皇帝的人品作了全面的攻击,这个坎还没过来。

    首辅既定,剩余的事情众人没了心思,早朝议事的环节就此结束。

    鸿胪寺官员高呼:“奏事毕,散朝”

    “怎么就散朝了”周王急了,可是没人理他,皇帝都起身离开了。

    太监鸣鞭,弘光帝爬上銮驾,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估计未来几天,不会再开早朝了

    待圣驾离开奉天门,百官方才纷纷退场,出了大内。

    “这帮家伙,不干人事,尽耽误老子时间”

    周王朱伦奎黑着脸,恨恨而去。

    潞王朱常淓自觉没脸见人,更是早早跑路。

    “哎,白他娘的站两个时辰”崇世子摇了摇头,与朱以海告辞。

    南阳王朱聿键依旧一言不发,只是与朱以海点头。

    “殿下,你太莽撞了,不该在朝会上妄议国事。”

    金水桥上,董守谕从后面走上来,低声提醒。

    “您偶尔失言也没什么,但身居庙堂,危乎高哉,慎言谨行,乃是根本”

    又来说教

    “知道了。”朱以海应了声,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那道孤独身影。

    散朝的官员如过江之鲫,都有意避开史可法,就连东林党的官员,亦是如此。

    “史公留步”朱以海追了上去。

    走在前面的史可法停住脚步,脸上浮现讶色,作揖行礼:“见过鲁王殿下。”

    朱以海上前,亲切说道:“史公入阁执掌礼部,今后还得多多仰仗”

    朱老六身为藩王,想要与朝中大臣结交,只能以公事为由。

    史可法一拱手:“鲁王殿下,这仰仗二字臣是万不敢当的。”

    朱以海笑道:“早闻史公高风亮节,身为朝廷重臣,怎可因些许挫折自弃,置家国于不顾”

    “鲁王殿下这是何意”以为朱老六故意奚落


第十八章 警示史可法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