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热情的扩军第(2/2)页
“啊”
李云龙愣了愣,很是不解。
怎么还和劳资有关系了
我来独立团这边才不到两个月
“您之前带独立团去阳泉以北干掉了几百个鬼子,拔掉了好几个鬼子堡垒,早在这附近的十里八乡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咱独立团能打仗。”
“而且,咱团里武器弹药充足这事,也瞒不住这附近的乡亲们啊”
张大彪一解释解释,李云龙便明白了。
还真有他的原因,甚至还很大,都是他最近的军事行动闹的。
基干团深入基层村庄。
独立团驻扎在杨村,甚至团部都直接在村子内,很多战士也是居住在老乡家里的,那么团里打了胜仗的消息自然在周边的几个村子传播的很快,当然,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交通,也传播不了很远。
至于武器弹药,那一箱箱搬来搬去的弹药箱,还有战士们肩上那一杆杆崭新的枪,这可是遮掩不住的。
于是,能打仗,还是能打胜仗,而且有充足武器弹药的独立团,自然吸引了各村民兵和老百姓广泛踊跃参军。
“没和这些民兵战士们说咱们团里粮食不够吧”
李云龙不慌不忙的询问。
“没。”
张大彪连忙否认,他这点还是明白的:“这一说不得更糟糕”
按照这群人的参军热情。
要是知道独立团缺少粮食,怕是立刻就能回家扛一袋粮食过来。
不用怀疑根据地老百姓对抗日的支持。
但部队在接收老百姓援助的时候,也是有一定计划的,不能盲目接受,不然一千多人,人吃马嚼的,很容易把几个村子拖垮了,倒过来消耗甚至破坏军民关系。
毕竟附近老百姓都不富裕,加上鬼子的扫荡破坏,本来日子就紧吧,家里一个劳动主力带上粮食来参军,弄不好会拖垮家庭。
而民兵就没这个问题。
民兵虽然也算是八路军抗日队伍,但民兵不脱产,以生产为主,只有在农闲时才由部队组织统一军事训练,很少发放武器,也基本不参加战斗,主要负责警戒,以及在鬼子扫荡时候组织老百姓转移。
“这样”
李云龙手指敲着桌子沉思,既不能打击老百姓的抗日热情,也不能对老百姓造成负担。
他想了想,说道:
“原定扩充计划不变,从这一千多人中招募一些,将三个营扩展到一千两百人。”
“至于多下的个临时加强营,由你带领,给他们发放新军装,团里剩下的那些老枪也发一部分,随同你二营一起行动。”
“正好最近春种了,你带二营还有这八百多人的加强营去帮附近的老百姓干农活,帮他们耕地,先农活再训练,这样既不耽搁生产,也不会影响老百姓的抗日热情。”
“而且,组织在一起开地,效率也更高。”
如今正是三月初,这个春种开地的季节,正是需要劳力的时候。而且以前鬼子的扫荡,将村子里的耕地牛都抢走了,导致畜力不足,只能用人力来开地。
但人力开地哪有蓄力方便。
“好”张大彪点头。
这样既不会打击老百姓抗日热情,也不会影响生产活动。
“至于粮食问题,团里的粮食应该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李云龙继续说道:“再过一段时间,粮食问题就能解决了。”
“团长”
张大彪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自家团长的想法:“你是想搞鬼子的粮食”
“嘿嘿嘿”
“劳资缺少什么,就找鬼子弄点。”
李云龙嘿嘿一笑,昂了昂头:“我已经派王根生去寿县附近打探的消息,这个时候也应该快回来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