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舌辩第(2/2)页
善,若是为善之人不计其数,为恶之人屈指可数,”
“如此一来,上位者根本不需劳心劳力,只需一条明令,那少数为恶之人,自然会被天下为善的滔滔大势所淹没、清除,那国家自然太平。”
“在下才疏学浅,不知说得可对”
那贵气公子道:“不错,你这差吏,言语虽然粗糙浅白,倒也领会了几分道理。”
“仁、礼二字,即我儒门之大道,天下若都能遵我儒门之道,怀仁守礼,岂还会有祸乱”
江舟叹了一口气,只说了三个字:“可能吗”
贵气书生站起来,义正辞严道:“如何不可能只要我等读诗书,通经义,禀持初心,他日到了朝堂之上,自然会令此大道风行天下,届时人人皆沐君王仁德,知圣王之礼,自然可成”
一直抚须安坐静听的李东阳,忽然抬头道:“听阁下之意,似是对仁义礼制治国,颇不以为然,”
“阁下言语之中虽未提及,但老朽不才,出听得几分其意,阁下所推崇的,可是一个法字”
江舟这时才正视这位一直很安静的长髯老者。
他说了许多,可是半个与“法”相关的字眼都没说过。
有些话,可不是能说出口的。
犹豫了一下,江舟咬了咬牙,左右说了这么多大话,也不怕再多说了。
当下开口道:“内圣外王,圣道仁德,王道遵礼,自是一条大道,可这条大道,不通。”
众学子怒而欲斥,却被那李东阳伸手拦住,神色严肃地看着江舟。
江舟也不怵:“这天下很大,绝非一家之言可以治得了,”
“在下也并非推崇法制,但治国一道,却少不得一法。”
“若无律法,杀了人可以一笑而过,人人不知是非对错,只比谁的拳头大便是了。”
李东阳手抚长髯,饶有兴趣道:“阁下所言,确有道理,但我大稷也并非无法,恰恰相反,”
“当今陛下御极以来,立法之严苛,乃古往今来之最,可为何天下仍旧动乱频频”
“多少人不顾律法之森严,铤而走险,以身触法,由此看来,这法字,也行不通啊,难道这不是坏法之人,不知仁,不懂礼的缘故”
江舟不紧不慢地笑道:“老先生,小子说的是一法,不是法。”
李东阳双眼一亮:“哦有何不同”
“哼,故弄玄虚”
一众学子中有人低声嘀咕,被朱元皓严厉一瞪。
“法莫如一而固,以势立威,以术驭臣,以法制民,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最忌故新相反,前后相悖,朝令而夕改。”
江舟抑扬顿挫,快速地说出这番话。
也不管别人听不听得懂,他也不打算解释,没必要,也不敢。
他在肃靖司时间不算长,但足以让他看到许多东西。
大稷确实律法严苛,却也少不了许多弊病。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毛病,这个世界也一样有,而且更严重。
刑法,是对庶民而定。
礼仪,是对贵人而存。
庶民犯法,其罪当诛,若是有功有善,那是理所应当,你应该做的,不值一提。
反之,贵人有罪不罚,什么都不做,却能歌功颂德,大有人在。
一众学子大多是目透茫然,只有少数几人露出思索之色,其卿。
李东阳、戴幼公几人更是听得目中异彩涟涟。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