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美人头,老槐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美人头,老槐第(2/2)页
卢敬看在眼里,听在耳中,气得要死,却拿自己女儿丝毫办法都没有。

    索性指使几个伙计道:“你们几个,准备些香烛纸钱供品。”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咱们去拜拜那老槐。”

    又朝“江舟”道:“兄台,还未请教高姓大名”

    “在下江舟。”

    卢敬说道:“原来江兄弟,不如也一同去祭拜一番”

    “好。”

    “江舟”也无所谓,他倒想看看,那老槐究竟是不是真有灵。

    当下一行人走出驿馆,来到老槐树下。

    摆上香火供品等物,卢敬带着一群伙计,开始祭拜。

    “江舟”仔细地打量着老槐树。

    他曾经听钱泰韶提起过,世间之物,相生相克。

    即便是路边的杂草、树木,也有讲究。

    人居之地,往往门前院中一棵树,就能看出其地其人的福泽运势。

    如桃树能驱邪,杏树能镇宅,柏树能养人阳刚之气,槐树能聚福禄。

    草木可藏水、避风、化煞、聚福,滋养地脉。

    所谓人不居草木不生处。

    但树也不能胡乱栽种。

    其种类、外形、数量、方位,都有讲究。

    怪树、枯树、死树、病树,都不可栽。

    所谓:

    东植桃杨,南植梅枣,西栽桅榆,北栽吉李。

    门前垂柳,非是吉祥。中门有槐,富跚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

    住宅四角有森桑,祸起之时不可挡。

    枯树当门,火灾死人。独树当门,寡母孤孙。门前双树,畜伤人愈。两树夹屋,定丧骨肉。右树红花,娇媚倾家。右树白花,子孙零落。

    大树古怪,气痛名败。怪树肿头不肿腰,奸邪淫乱小鬼妖。

    树居驼背,丁财俱痛。树似伏牛,蜗居病多。树枝藤缠,悬梁翻船。斜枝向门,哭泣丧魂。

    作者东拼西凑瞎扯淡,懂的高人莫骂,不懂的也别在意,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即便是同样的一种树,种的地方不一样,其效果也是天差地别。

    就比如这槐树,许多人当成是不祥之树。

    其实这是福禄之树。

    不仅是对于人来说。

    同样的一棵槐树,若栽在人居之处,栽种得宜,能聚福招禄。

    若栽在无人荒野之处,时日一久,便容易招来阴邪之物。

    概因,槐能为活人增福聚禄,亦遮鬼庇阴。

    许多鬼物妖邪,就常常借槐树栖身。

    若是一些有年头的槐树,即便是肃靖司,也很难看破其遮掩之效。

    “江舟”回忆着老钱所教的一些窍门,一一对照眼前的老槐。

    虽没有看出其中到底有无藏有阴邪,但可以确定,这必是一棵能荫庇鬼物之树。

    而且年份极高,这驿馆又地处荒野,破落荒废多年,十有八九,曾有鬼物栖身。

    “你在看什么”他正思索间,卢绫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

    “东家,情况有些不对。”

    “江舟”还没说话,卢大忽然走了过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