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青天第(2/2)页
妙寂女尼终于放下手中扫帚,跪在地上,朝老僧叩拜,才起身,背向瓦棺寺,缓缓离去。
她一身孑然,倒也不必收拾什么。
江宅。
娑罗双树下,江舟轻声诵念经文的声音在院中回荡着。
“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故能合乎中黄八极天心,达于无上清虚之境。”
“守一修仙度人,仙家之最正者。”
“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
“不染不触,忠孝自得。”
“正心诚意为净明,扶植纲常凭忠孝。”
“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染,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以孝悌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为之必要”
江舟抬头看了下天色,放下手中的书册。
这是太智老道赠他的净明经。
他本来并不是很看重,不过是闲来翻阅。
却没想到这本薄薄的书册,也不是什么道法神通,只看了些许,便对他大有助益。
这净明道的法诣,与道门,甚至与仙门中一切法统都大相径庭。
仙门之人,无论道佛,都讲究远世俗,寡心欲。
修仙参佛,说白了,就是最后都要把自己修得不像人。
“仙”和“佛”才是他们的追求。
既非人,自不必有人性。
人性太重,反而是束缚。
是以道弘人。
净明道却反其道而行,讲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其所选择的路子,也挺有意思。
竟与儒门一般,讲究“忠”、“孝”二字。
以忠孝为绳,正己正人,正如经中所言:由真忠至孝,可复归本净元明之境。
谓世人若能以孝道二字常蕴在方寸内,则言必忠信,行必笃敬,忿消欲寡,改过迁善,方备人道。文網
则道由心悟,玄由密证。
这些东西,竟然与他最近的苦恼,或者说是感悟,有不谋而合之处。
他入圣之后,感受到了凡圣之别,隐有出世之念,但始终有不想丢失人性的念头。
只苦于底蕴太浅,虽然有这样的念头,也不知方向。
这净明经正是他自己此刻所急需。
难怪这太智老道莫名其妙地赠他经文。
显然是早已经看出来了。
这些仙门老怪,果真是没有一个简单的。
照这么看来,太智老道确实是一片好心。
他提醒的话语,倒是值得斟酌在意了。
法海捉了几大仙门的高手回去,其中还有摘星楼的人,若说这些仙门会因他们“几人”入圣而忍气吞声,江舟都不太相信。
一个两个的他不怕,但是这些人一个个呼朋引伴的,打了小的来老的,打了这个来那个,打了一个来两个
就是个源源不绝的大麻烦,想想都头疼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