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8 曹轩:我自己就是活着的IP  华娱199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8 曹轩:我自己就是活着的IP第(2/2)页
感到震撼。

    曹轩印象里,后世有两个类似的影视形象就颇受好评。

    一个是电视剧打狗棒里边的二丫头老二婶,刚出场时就是个娘炮,说话扭扭捏捏,性格也不硬气,是个弱鸡舔狗老婆奴

    但是等到他最后和日本鬼子血战,宁死不退牺牲的时候,绝对是全剧最高潮的情节之一。

    演了一辈子虞姬,临终做了一回霸王

    这个角色戏份不多,却抢光了那些主演的风头,是打狗棒全剧最高光的角色之一。

    还有一个是断喉弩的老太监,出场时阴阳怪气,鬼气森森,看着就是个变态老东西。

    但是后来日本鬼子打来的时候,老头大喊着“倭人寻衅,至极,即刻严诛,以泄人神之愤”,拿着喷子给鬼子硬刚,英勇赴死。

    那个电视剧血扑街根本没人看,但是这段视频却广为流传。

    哪怕众多不喜欢满清和太监的网友,也表示没有爷们的东西,却干了比爷们还爷们的事,有资格被尊称一句“公公”。

    所以这种反差感强的角色,如果演得好,特别出彩,也更能体现什么叫做位卑未敢忘忧国。

    从商业角度来说,赤伶有歌曲的人气在,具有广泛的人气基础和支持,故事剧情和节奏也有保证。

    就算因为主旋律,票房可能达不到很高的预期,有题材和角色优势,有一定几率可以冲奖。

    曹轩觉得可以把赤伶列为繁星备选项目,然后看一下话剧的反馈,再考虑是否筹拍电影。

    而与此同时,赤伶的事也提醒了曹轩,他好像忽略了自己手上的重要ip。

    那就是他的歌曲v可以改编成影视。

    这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切切实实的例子在。

    后世。刘奶茶的一首后来,改编成电影拿下了136亿的票房。

    虽然涉嫌票房造假,票房里面有不少水分,但即便挤出来,剩下的还是很可观的,至少对比投入来说,肯定是赚大了。

    刘奶茶可以卖情怀,那他曹天王为什么不可以。

    论名气、论影响力、论歌迷群体,曹轩全部都吊打刘奶茶。

    童话那些年烟花易冷包括现在的赤伶,有情节有故事,在歌迷甚至是大众群体都有广泛的知名度的影响力,其实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ip。

    既然是ip,就可以改编成电影,只要质量不差,买账的观众不会少。

    部分适合的就现在拍,不适合的就可以攒着,慢慢扩散影响,等时机一到,电影上线,歌迷纷纷爷青回,小钱钱飞向曹轩口袋。

    什么当年听盗版,现在我长大了还你一张演唱会门票。

    但光这个哪里够,曹轩不但要演唱会门票,还要他们的电影票

    奸商啊

    曹轩忍不住唾弃自己,但回到繁星马上联系相关部门讨论音乐ip影视化的可实性行方案。

    甚至拿出了那些年,打算拍出来试水。

    之所以选这首歌,是因为有标准的电影可以借鉴,而且成本可控制,也适合公司艺人的发挥。

    曹轩去年就有让繁星拍电影的计划,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项目。

    现在看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就不错。

    因为歌曲和v有一定人气基础,而且电影原作的票房不差,在内地、香江、台省、乃至东南亚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就算有蝴蝶效应,加之时代原因,可能会达不到原作成绩,曹轩也不信会扑到底。

    而且原作男主太狗逼,抢了他成名作,也许就轮不到他出来恶心人,也算是替天行道。

    这也是曹轩少有毫无愧疚感的一次薅羊毛,甚至还觉得有点小爽。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剧本框架是现成的,不过相比于原版,肯定要做本土化改编。

    国产青春片多是堕太、分手、跳楼、转学、撕逼、霸凌巴拉巴拉。

    这部电影算是非常罕见的正常青春片,虽然也有一定的小夸张,但是没有那些狗血恶心情节。

    这也是曹轩愿意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其实,大部分人对青春片要求不高,不冲击正常人的三观,不侮辱普通人的智商,再抓住些青春的美好和活力,就算是标准合格了。

    ps:上一章有关亚洲销量和相关描写有误,经过书友指出,现在已经改正

    指曹轩的销量由亚洲年度冠军改为前五前十

    之前就说过,我对欧美和日韩娱乐圈不怎么了解,国内资料少,而且不一定准,如果谁有相关的资料渠道,可以给我介绍一下,不胜感激这段不收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