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五章 断绝念想 下  锦衣谍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断绝念想 下第(1/2)页
乾清宫。

    朱棣并没有受到这次就藩的影响,他的心志坚毅,做出的决定就不会轻易动摇。做皇帝相当的劳累,各地送来的奏折堆满了桌子,这还是在他不断批阅的情况下。

    林潇宸主导的永乐新政,实施了军政分离和司法垂直管理,从永乐二年开始,递交到乾清宫的奏折就分为三种。

    一种是内阁票拟,来自京师、六部和全国各地政务的奏折。一种是来自武英殿会议、五军都督府和各都司,关系到军队日常训练和作战的奏折。还有一种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专门上报案件审理的奏折。

    按照大明的规定,司法衙门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以后,凡是涉及到死刑的案件,都要经皇帝审阅批示后方能执行,如果皇帝认为判的太重,或者是对案件有不同的意见,就会发回重审。

    “儿臣朱高炽拜见父皇”朱高炽进门后行礼说道。

    “起来吧”朱棣头也不抬的说道。

    “儿臣请求父皇,待青州府和彰德府的亲王府建造完成之后,再把老二老三送到封地就藩,事情操办的如此仓促,儿臣担心朝野有所非议,老二老三心里也会有所误解。”朱高炽说道。

    “能有什么误解大明亲王成年后必须就藩,这是太祖高皇帝的规定,难不成我还要和他们商量一下我要是征询他们的意思,他们肯就藩吗”朱棣冷冷的说道。

    “那也不必非得如此仓促,母后自从来到京师,她老人家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或许是靖难期间积劳成疾,两个弟弟在京师多住两年,也可每日问安,等到两地的王府建成后,父皇下旨再让他们就藩也是一样,老二老三不会抗旨不遵的。”朱高炽分辨说道,还把皇后抬出来了。

    徐妙云是中山武宁王徐达的女儿,不但知书达理还有一身的本领,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尤其是李景隆围攻北平城的时候,亲自拿着弓箭站在城头帮着守城,对如何筹措粮草、征集招募军队,也给朱高炽很多的建议,可谓是心力交瘁,身体自然受到了很大影响。

    自从来到应天府受封为皇后,她对皇宫的大小事务,基本是撒手的状态,承担这个权力的,是太子妃张氏,也就是朱高炽的老婆。

    朱高炽外表憨厚老实,但那只是假象,他知道,一旦把母后抬出来,表现了自己的孝心,朱棣这个老爹的态度,自然会截然不同的。

    “我知道你孝顺,也知道你母后舍不得,如果只是作为父亲,我自然希望他们常在膝下,全家时常团圆共享天伦,奈何我还是大明的君父,这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老二的心思我非常清楚,想必你也心知肚明,他既然不死心,我就断掉他的念想,免得惹出大祸难以收场知道为什么这么仓促下旨吗”果然,朱棣的态度顿时缓和了很多,老大能够想到皇后,这是他极为欣赏的。

    “请父皇教导”朱高炽躬身说道。

    “昨天晚上我和你姨夫交换过意见,也是我首次正式向他垂询,他的回答是建议我让老二老三尽快就藩。你姨夫的谋略见识,说实话,连我也要逊色几分,而且他和你们三兄弟向来都没有什么来往,态度自然是不偏不倚。”

    “你姨夫的说法是,你虽然非开拓之主,但堪当守业之主,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没有什么霸业宏图,安守大明自家的地方稳固统治,心系黎民百姓的疾苦,大明需要这样的皇帝继承,也是他认为你适合做太子的理由。”

    “大明帝国经过我和你姨夫的不断开拓,等我们都不在了,大明疆域的面积会比现在大很多,接下来的要务不是继续向外拓展,而是如何稳固局面,让各地民生得到发展,让老百姓吃饱饭穿得暖,大明的国力不断增强,守得住对外征战的成果。”

    “你姨夫说了,老二志大才疏性格暴躁,属于是善攻不善守的性格,人缘差,在老百姓里面的名声不好,有心争夺皇位,身边连个可以出谋划策的靠谱谋士都没有,这是典型的有勇无谋”

    “要是他当了皇帝,趁着大明强盛的时候,必然要对外极力扩展,曾经的大蒙古国就是例子,占据再多的土地,守不住也是一种威胁,还会导致大明的发展失控,陷于常年的战争消耗中,这不是大明之福。”

    “在我到西域巡视之前,你多休养一段时间,你这身子骨可不行,全国的政务全都压在你自己的身上,我也担心你撑不住,让御医好好的给你调理,多想想大明的发展策略。”朱棣平静的说道。

    朱高炽听到这番话后感觉大为意外,原来一锤定音的幕后原因,竟然是林潇宸这个三姨夫

    他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笑,这位三姨夫对他的评价显然也不高,完全是因为大明自身的需要,墨守成规、循序渐进,这好像也不算是什么褒义词。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断绝念想 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