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七章 安南和占城 下  锦衣谍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七章 安南和占城 下第(1/2)页
历史上大明对安南的统治犯了几个错误,首先就是没有彻底肃清当地的残余势力,导致反抗不断,张辅三次南征,大明朝廷财政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引起文官集团收缩大明疆域的建议,放弃了安南这块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

    其次,明朝对安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派去的官吏不懂得安抚人心和经营安南,反而大肆的压榨和掠夺,引起当地老百姓的不满。

    再就是局面没有彻底稳固,前往征战的大军就撤回到大明内地,给了安南反对势力发展的机会。

    林潇宸当然不会犯这些错误,他决定要让大军先驻扎一段时期,然后视局面的变化陆续减少兵力,而且等到海军舰队组建完毕和海军陆战队训练完毕,也要到金兰湾驻扎,随时快速扑灭隐患。

    他对派往安南和占城的官员,必须要严加管束,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发展和考核方案,作为这些官员代表大明施政的依据,还要增强对官员的监察力量,避免天高皇帝远,他们在当地作威作福。

    “帐可不是你这么算的,这些军队即便在大明境内,朝廷也需要消耗军费,安南这样的小国家,战争最多也就是半年时间就能结束,除了要为安南的陈氏报仇雪恨,维护大明的权威,也是对京营和江南各卫所的一次实战历练,至于占城,当安南的战争结束,我认为他们会认清楚形势,心甘情愿的加入大明,不一定非得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

    “安南和占城都盛产稻米,他们成为大明的子民,自然也要向大明缴纳赋税,暂时可以用稻米来替代,足够军队的粮食消耗,至于军营的建设,就用免税和配发大明物资的手段来解决,只要我们不是压榨他们白白的做劳动力,给出丰厚的报酬,当地的老百姓不会拒绝。”

    “京营作战结束后,立刻就要返回京城,不能留在安南和占城,我计划只在当地部署四十个卫的兵力即可,由两地的大都督府进行指挥,等海军的训练结束,进驻占城的金兰湾,陆续还要减少驻军的数量,等当地的局面稳定了,可以征召当地人参军。”

    “户部该心疼的不是军队的军费,而是对安南和占城的援助,刚占领的阶段,军队做到对当地秋毫无犯,如果想让老百姓支持大明,就得让他们看到希望,在大明的管辖之下,日子要过得比现在更好。”

    “内阁要专门对这样的新疆域,制定一套施政方案,派去的官员必须有着灵活机智的手段,我们对两地是外来者,老百姓有抵触情绪很正常,如何打消这样的抵触,除了实施仁政、以儒家思想教化万民、给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比如拉拢当地的大家族和有声望的人,给他们封官,与当地人通婚等等,办法永远都会比困难多”林潇宸说道。

    什么特么的认清形势,根本就是武力胁迫

    在场的内阁成员听到林潇宸的发言,心里尽管有些抵触,可谁也不敢当面说出来,太祖高皇帝的皇族明训,算是被皇帝和林潇宸给破坏的够彻底了如果说安南是因为陈氏绝嗣,大明直接兼并过来,还算是合情合理,但占城的事情,就是毫无疑问的硬抢了。

    占城国当然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国家,可是面对数十万兵锋正锐的大明军队,他们有选择的余地吗

    朱棣在一边喝茶静静的听着,林潇宸提议把占城纳入到大明疆域,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加强和南洋诸国的贸易文化交流,还能加强大明帝国对南洋诸国的威慑力,这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如果成立占城大都督府,大明就能对南洋诸国的情况在最短的时间掌握,不至于再出现胡氏谋朝篡位,而大明却被骗的加封叛贼为国王的丑闻

    至于战争付出的代价,朱棣的眼光长远,可不是这些朝臣能比的,他敏锐的意识到,能够经营好这两块土地,那怕要付出一些代价,大明财政有短暂的困难,也是值得的。

    “朱能,你对大将军的提议怎么看”朱棣问道。

    “启奏皇上,以我们大明军队的强大,打下安南促成占城加入大明,这其实不难,我完全同意大将军的提议,既然出兵安南一次,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就不能轻易收兵,要最大程度的获取战果利益。”

    “这次战争的难点在于,能不能让安南和占城两地的百姓,逐步接受大明的统治,尽快的融合到帝国之中。大明军政分离,我们军队把两地拿下来,维护当地的局面稳定,接下来的事情,就要看内阁的施政策略是否恰当,派到两地的官员是否得力。”朱能躬身说道。

    他这是在公开叫板文官集团,怎么以武力或者其他手段占领两地,纳入到大明疆域之内,这是军队方面的责任。

    但是军队把地


第四百七十七章 安南和占城 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